用了一週多的時間,楊頂總算把雷戰給他的資料全部掌握。
不是楊頂的速度慢,而是雷戰給出的資料實在太豐富了。
不僅有國內的研究,還有其他各國的野外生存和軍事訓練的知識。
最多的還是他還提供給自己很多例項,包括在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如何生存,在各種極限環境中如何逃生等等。
這部分資料實在太多了,因為這個星球的惡劣環境太多了,而且會越來越多。
雷戰收集這些資料也廢了很大的心思,現在全部交給了楊頂。
楊頂這一週除了消化資料中的理論知識,剩下的時間了全部用在了這些例子上,到現在其實還有一部分沒有看完。
不過那些例子比較少見,楊頂一輩子可能也不會遇到。
例如突然爆發和平戰爭如何求生?
在你遊覽的時候火山爆發如何生存?
在南極迷路之後怎麼尋找方向回到文明世界?
楊頂感覺自己離這些還有很長距離,可以以後有時間再看,現在這些知識儲備已經夠用了。
身體強大很重要,但是大腦強大更加重要,楊頂想要做一個強大的人,就不能忽視對大腦的武裝。
距離運動會還有一個星期,操場上已經多出了很多人開始了臨陣磨槍。
看他們自信滿滿的樣子楊頂非常感慨,想當初自己也是這麼自信,認為終於有一個領域讓自己發揮。
鉛球這項特長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展示的。
運動會就是自己揚名的時候。
大一時的楊頂希望能夠在鉛球比賽中展示自己,自信十足的報名了鉛球標槍的比賽。
但是誰能想到,鉛球標槍的比賽場地居然實在主體育場之外的一個野草叢生的地方,除了裁判和運動員一個觀眾都沒有!
楊頂哭了,他最英勇的時刻沒有一個文學院的學生看到。
不,還有一個,他就是參加鐵餅專案的劉同學。
兩位壯漢在這個偏僻的場地相遇,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然後楊頂就多了一個新朋友。
所以這次楊頂參加的比賽全部都在賽道上進行。
只有這些比賽才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因為最多的人都在賽道上方的看臺上。
楊頂參加的400米和5000米的比賽,能夠讓坐在看臺上任何位置的人都能看到,如果一遍看不夠,跑5000米的時候你能看十幾遍。
這是一種執念吶!
“楊頂,明天你有事要做嗎?”
廖雅欣和楊頂在操場散步,明天又是週末了,廖雅欣詢問楊頂明天的日程。
楊頂聽到廖雅欣的話後臉上露出了一幅抱歉的表情。
“對不起啊雅欣,明天我有事要去一次泉山,得週一才能回來。”
廖雅欣感受著楊頂有些用力的左手,知道他心裡也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