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他們。
唐雲終於明白,為何在他平了龍陽武林,暗搓搓的搞起武者學院後,這等訊息傳播出去卻並未掀起什麼風浪。
要知道那些宗派可不是白痴,腦子活絡著呢,若說他們看不出武者學院發展起來後,對他們產生的威脅,打死唐雲都不信。
他固然用了暗度陳倉等各種手段,強行將武者學院徹底頂了起來。
可等訊息傳播出去,那些宗派該發難依舊會發難。
事關勢力生死存亡,哪裡還顧得上狗屁名分道義?他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派大佬走一趟,強行撤拆武者學院。
然而對方一直沒有動作,這讓他心臟高懸從不敢掉以輕心。現在陳玄燁一句話,徹底解開了唐雲的疑惑。
禁地暴動,災劫來臨。
單憑朝廷的實力,很難完全應付這次劫難,反之單憑宗派的實力,也根本不可能應付這次災劫。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雙方暫時聯手,而就建立在一個主次問題上。
誰先開口,誰就服軟。
一旦服軟,宗派隨便提個要求,自可輕而易舉踩滅武者學院,且提出一系列有利於自己的條件。
唇亡齒寒?
明白是一回事,私心是另一回事。
聽上去很複雜?
其實掰開揉碎,並不複雜。
簡而言之,朝廷若想減少損失,延續下去,勢必要答應宗派的條件,哪怕過分也得咬著牙忍。
雖然二者都拖延不起時間,可宗派地理位置優越,首當其衝的可能微乎其微,相較之下自然能撐更久一點。
當然……
宗派也不會太過分,他們也怕朝廷破罐子破摔,來個同歸於盡,所以提的條件過分是過分,但過分的有限。
就像是雞肋,讓朝廷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他們捏死了朝廷的軟肋——責任。
朝廷既然為天下共主,維繫人族興亡的存在,責任自然要比那些動輒封山閉門的宗派強了太多,所以他們最終只會妥協。
陳玄燁輕聲說道:“二門三寺六派已經傳來訊息,要你解散武者學院,並且朝廷不得再有此類舉動,且除此之外還要……,諸君以為如何?”
“得寸進尺。”旁邊一州主聞言,不禁面露冷意。
幾名文官相視一眼,嘆息搖頭:“江湖匪類,不堪造就。”
在其位,謀其政。
這六個字說的不僅僅只有官場朝廷,在這個世界更是對武者所要求的,最後的一道底線。
若只求享福,卻不敢承擔,不過是渣滓罷了。
朝廷的公信力,朝廷的威嚴,並非是靠著什麼心靈雞湯,更不是什麼奴化,而是這麼多年以來,用無數武者的命生生堆出來的。
鎮武閣為何跟所謂的錦衣衛,東西廠不同?為何行事激烈,卻沒有惹得百姓畏懼,百官厭惡,臭名昭著?
為何滿朝文武相互傾軋算計,卻沒有一個人,對鎮武閣權柄過大而挑刺的?
原因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