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對撞機!”王怡點頭,語氣滿懷期待:“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hc的一半左右。”
“所以你想透過我們向國家申請經費?”
王怡點頭:“你們倆參與過各種重大科研專案,中科院對你們很信任,你們提交的計劃書一定能透過。”
“嗯……”宋冀寧沉思。
他有信心能向中科院申請到經費,但根據那個專案的計劃,他們接下來要做的研究堪比空間站,又是沒日沒夜的幾年。
明明說好來養老的,怎麼能越來越忙呢?
“冀寧,這個專案對我國真的很重要。”餘韓說:“如今的高能粒子對撞機計劃,與德美等國的國際線性對撞機、緊湊型線性對撞機,以及未來環形對撞機專案處於競爭地位。如果我們不抓緊,這個機會將稍縱即逝,就要落後於別國了。”
宋冀寧找人安頓他們,回到住處後,進入沉思狀態,不時翻看手機論文庫中高能粒子對撞機的相關資料。
季椽倒了兩杯茶過來,一杯遞給他:“已經決定了不是嗎?”
“嗯,那份計劃書實在令人驚豔,設想大膽,有七成機率能成功。”
季椽點頭:“說實話,我也很心動。”
“但是緣緣,一旦專案開啟,我們又要忙碌幾年了。”宋冀寧對季椽說:“我怕你太累。”
季椽搖頭,目光灼灼:“小宋哥,我喜歡高能粒子對撞機的專案,我想參加。”
“明白了,我們就是勞碌命。”宋冀寧去找王怡,答應了他的請求。幾人花一週重做了專案申請的檔案,宋冀寧和季椽便在友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前往中科院。
如宋冀寧所料,他和季椽聯名的申請成功透過。之後便是忙碌的準備工作,調動研究員,安裝裝置,待人員來齊,便開始了研究製造。
這一研究,又是8年。
2030年,高能粒子對撞機對外開放。儘管造價高,耗時長,但高投入帶來的回報也不低。
在研究過程中利用高能粒子對撞機發現了反物質,透過兩年對反物質的追索,研製出了反物質武器。其破壞力堪稱第三核武功,光是這件武器就值了。
不僅如此,使用高能粒子對撞機高速撞擊後,會伴隨有很多物理現象的產生,比如質量和能量的轉化等等。
這對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推進作用。
宋冀寧和季椽再次因重大科研貢獻而獲得中科院頒發的一等科學勳章。
但兩人都已經不在意了。他們已經50多歲,是真正步入老齡了。埋頭科研這麼多年,感興趣的研究都已經做過了,宋冀寧接下來的日子只想輕輕鬆鬆和季椽養老——這次是認真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季椽也是同樣想法。研究再有趣,也不如小宋哥重要。他們剩下的人生不過十多年,已經可以放下科研,好好養老了——這次是認真的,不管什麼研究專案他都不會接了。
這次兩人是真的好好休息了一年,在保鏢和學生的陪同保護下,來了次自駕車旅行。兩人爬過華山,坐過漂流,徒步過西藏,在草原騎過馬。
等到旅行回來,兩人除了黑一些,精氣神反而更好了。腰桿挺拔,沒有多少白髮,臉上也沒什麼皺紋,完全不像50歲的人。
“回去就寫退休申請吧。”回研究所的路上,宋冀寧對季椽悄悄耳語:“不然肯定又有什麼專案來找我們。”
季椽點頭。退休生活實在太快樂了,他不想工作了。
回到地下研究所,保鏢和學生們就不跟了。兩人先回公寓洗漱,宋冀寧去辦公室寫辭職信,開啟門,就見一名中科院的同事在裡邊等著他。
“宋院士,我一聽說你們回來就趕來了。”來人很高興的說:“空間站的使用時間明年就到期了,中科院和航天工程辦公室決定啟動第二代空間站計劃……”
宋冀寧默默關門,用鑰匙反鎖。
他身後,季椽正走過來:“小宋哥,怎麼了?”
宋冀寧牽起他的手:“我們再去旅行吧!”
季椽:“又去啊?我們剛回來。”
宋冀寧嘆了口氣,拉著季椽就跑:“再不跑,又有工作了!”
喜歡國家制造請大家收藏:()國家制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