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也很震驚:“冀寧,你讀研也是造衛星去了?”
宋冀寧:“媽,你什麼時候見我和緣緣分開過,當然他在哪裡我在哪裡啊!”
“那你怎麼沒告訴我?”
“我提過,你說聽不懂,沒興趣的。”
“……”黃燕無可反駁:“我以為你就是普通的讀研究生去了……”
不是她們不關心兒子,而是這倆孩子讀的書就跟別人不一樣。別的孩子還在為作業發愁的時候,這倆孩子已經在研究機器人了。等上了高中,他們討論的內容家裡人已經聽不懂了。
他們的讀研,想也知道反正就是在學校研究什麼東西唄!因為太習以為常了,回來也沒有人追問他們的研究生生活。誰知道這倆孩子不聲不響造衛星去了!
“怪我嗎?你自己不說清楚是衛星,我以為你就是參加什麼研究去了!”
“就是參加衛星研究嘛,很普通的,沒必要特意說啦!”
季椽深有同感的點頭,向李書蘭解釋:“媽,不是不告訴你,就是一次很普通的研究而已,而且你們對這些話題又不感興趣。”
可惡,宋冀寧也太能裝逼了!都造衛星了居然還說很普通!
跑過來偷聽的林子贍氣得咬桌布。這不就顯得他們低調而謙遜,自己這個金融博士反而淺薄張揚嗎?以後圈裡那些夫人不知道會怎麼談論自己,光想想她們的神態語氣,林子贍就覺得沒臉呆下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不只他,不少人都這麼想,感覺宋冀寧和季椽很會裝逼——殊不知和兩人以往參與的研究比起來,衛星真的“很普通”。
電視上,對季椽四位工程師的採訪播放了半個多小時。商務部領導也在場,發現電視上的衛星工程師是他們認識的季建國家兒子,同樣震驚又激動。
這個衛星工程師是他們深市的人,是商務部下屬商會會員的兒子——四捨五入就是商務部的兒子。
於是商務部領導特地來向季椽問好,邀請他到會客廳坐談,得知宋冀寧也是衛星工程師後,更驚喜了,兩個“兒子”!
雖說衛星工程和商務部沒啥關係,也拿不到政績。但身為華國人,尊敬對祖國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是理所當然的,本就不是為了政績。
因此季椽和宋冀寧被熱情的邀請到會議廳,與商務部的“叔叔阿姨們”領導讓這麼叫的)舉行了一次小型坐談會,向他們講述製造衛星中的故事。
一開始季椽還是習慣性談技術,發現大家都聽不懂後,改為講研究中的趣事,這下終於賓主盡歡。末了所有人拍了幾張合照,第二天這張照片出現在商務部主頁和本市主流報紙頭條上。
隨著第二天,全國電視臺都在播報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成功進入軌道並執行正常的新聞,季椽和宋冀寧在深市商業圈的名望達到最高,很多人甚至抱著追星的心情想要接觸他們,接觸不到就找黃燕和季建國下訂單買買買。
季建國的電器廠拿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訂單,生產線能排到幾年後,黃燕的幾家品牌店更是被直接買光,就為了讓他們把衛星工程師兒子叫出來見見。
季椽和宋冀寧儘管並不打算當什麼明星,也不打算混商圈,但父母還要在這裡生活,於是也幫家裡做了一段時間營銷。好在熱度一週就消褪得差不多了,季椽正好完成了畢業論文,便和宋冀寧一起開車去導師李澤業的研究所。
論文其實可以透過信箱提交,只是季椽要加入“863計劃”,不知要失聯幾年,總要親自跟導師說一聲。
李澤業一開始還想季椽留在他的研究所工作,聽到季椽說已經報名參加“863計劃”,怔了怔,拍拍季椽的肩,露出欣慰又驕傲的眼神。
“老師為你驕傲,去了那邊好好幹,不幹出成果別回來。”
季椽微笑:“本來就是不幹出成果就回不來啊!”
但季椽沒感到壓力,只有對未知的難題滿滿的期待。
又一個月後,季椽和宋冀寧分別接到來自中科院的電話,他們的行程定下來了,下個月就要啟程。
於是季椽和宋冀寧決定好好跟父母道別,因為這次要去的時間更久,歸期不定。
兩家人被叫到一起時,季建國進門見兩個孩子並肩坐在沙發上,滿臉嚴肅的神情,以為他們想向全家攤牌兩人的關係,緊張的用胳膊碰了碰李書蘭,示意她攔住後面的老人。
“緣緣,冀寧,有什麼話跟爸爸說就好,別讓你爺爺他們知道。他們上了年紀,受不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