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在第三屆的時候,終於成為了家喻戶曉,並在多家電視臺進行跟蹤報道的國家盛事。
不管對手有多少,季椽和宋冀寧所在的一高仍舊高歌猛進,始終佔據第一的位置。此次比賽中其實有好幾次驚險,參賽的學生越來越精明厲害,一高差點輸了,但因為有季椽和宋冀寧這兩個輾壓同級生的外掛存在,一高每次都能險勝,讓所有人不得不佩服,不愧是連勝兩屆的冠軍隊。
這次周衝等小夥伴在省決賽時就被淘汰了,對手進步太大,他們沒能跟上。但宋冀寧透過總決賽認識的精英朋友更多了,幾乎到了見誰都能聊天的程度。季椽還是老樣子,除了一起爭奪冠軍的幾個學校比較熟外,再多人跟他打招呼,他除了覺得面熟外,想半天都想不起這是誰,每次都要宋冀寧給他打圓場。
好在季椽在高中生中名聲足夠,不需要他認識別人,反正誰都認識他,從主動打招呼的人數來算的話,他的人緣比宋冀寧更好。
這次比賽,季椽不打算再製造什麼了。
他本來就不擅長機器人,到現在已經算江朗才盡,弄不出什麼新意了。上次的陸基中段防禦系統認真算的話,根本不是機器人,只是因為技術水平比較高才獲得冠軍罷了。但季椽不打算再弄一次了,他研究的主業全部屬於軍工類,很多真的不適合曝露。
至於其它比較平民化的製造,就只有像電暖器,電烤箱等線路簡單的電器了,再複雜點的電器,其實他也不懂,畢竟術業有專攻。
反正比分已經在第一名,只要最後一項比賽不出錯,哪怕繼續用常規的蜘蛛型機器人或蛇型機器人,也足夠穩拿冠軍了。
原本季椽是這麼打算的,宋冀寧永遠表示支援。
然而對他們抱有期待的人實在太多了。
還沒到最後一項比賽呢,就頻頻有舉辦方,即中科協的辦事員跑來問:“季椽,決賽你們決定好要做什麼了嗎?需要什麼幫助嗎?”
季椽:“啊?”
舉辦方幫助參賽學生?這是赤果果的徇私枉法了吧?
看懂了季椽的眼神,那名辦事員拼命擺手:“不不不,你誤會了!我是說,你們需要申請實驗室嗎?需要什麼裝置和工具嗎?”
儘管這樣也算某一程度的徇私,但畢竟季椽製作的東西和普通學生不同,中科協願意為他的特殊成果買單。
季椽搖頭:“不用了,這次只打算做普通的機器人,不需要實驗室。”
“真的不需要嗎?”
“真的,謝謝。”
那名辦事員轉身欲走,又有些不甘心的回來問:“你真的只做普通的機器人?”
“對。”
“不做點特別的?實驗室和裝置工具都能申請哦?”
季椽:“……”
說得他都有點心動了。自重生後,季椽能摸到的最好的裝置就是藍裕田他們那個研究所的機器,但因為屬於軍部,條例嚴格,他們只允許看看,不能使用。至於蔣教授那兒,以大學教授的身份而言,他的研究裝置已經非常好,但比起軍部研究所肯定有差距。
然而他總不可能跟人說:“給我幾臺rss測試機,咱研究一下艦載機甲板排程路徑的最佳化方法。或者給我一艘潛艇,咱研究一下uuv無人作戰系統對敵潛艇的戰術打擊……吧?”
這些都是他前世的研究專案,閉著眼睛他都能寫一份論文出來,然而他如何拿出來,如何向別人解釋為什麼自己一個高中生對軍工那麼熟?
不客氣的說,他雖然是個死宅,但要比對軍工的熟悉,部隊裡大部份人都不比他更瞭解,畢竟他們使用的不少東西都是他們研製的。就連宋洪成等國安人員,也不會比他懂得更多。
真正想要的裝置不可能拿到,
喜歡國家制造請大家收藏:()國家制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