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季椽口述,宋冀寧執筆的方式,兩人合力完成了第二篇論文。
《關於增強高精度一軸數控機床的可行性報告》。
這並非完整的論文,雖然製造了高精度數控機床改造器,但一切來源於季椽的記憶,沒有真正在一軸數控機床上檢驗過,畢竟數控機床不是他這種學生能接觸的,只能不停其強調可能性。
之後季椽將這篇論文寄到《青年科學報》,曙名季椽,宋冀寧兩人。
因為機器人以及他後來公開的那些技術,使他近段在學術界有了不小的名氣,《青年科學報》編輯們審稿時,看到一封地址上寫著紅星中學的來信,立即拿出來開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出所料,這是季椽的來信,內容仍舊相當有水平,居然描述瞭如果對高精度一軸數控機床進行改造的研究。
雖然季椽一直強調,因為沒有數控機床,所以只是寫出可能性,但仍舊很有技術含量。
眾編輯商量過後,便讓這篇論文透過刊載。
比起每週都能接到的氣功大師自薦文章,季椽這種認認真真探討研究的學生當然讓人喜歡多了。
論文很快在報紙刊載,並未引起什麼關注,畢竟研究數控機床的人不多。
季椽不急,在這時候,他收到了魏校長的邀請,請他來參加紅星小學新圖書館的落成典禮。
魏校長以前就說過要把一間空教室改成圖書館,如今總算完成了。他透過關係低價購買了很多書,加上一些捐贈,終於完成了一間小小的圖書館。比起城市學校的圖書館差了很多,但對來自鄉村的紅星小學而言,已經足夠了。
參觀完小小的圖書館後,季椽,宋冀寧和一些被邀請的家長們就坐在臺下參觀落成典禮——小學生們的唱歌跳舞。
小朋友們表演的節目不怎麼樣,季椽和大人們仍舊看得津津有味。蹦蹦跳跳的小朋友總是討人喜歡的。
小朋友們跳完舞后,典禮就結束了,校長順便說了修建操場的事。上邊給的經費只夠買水泥,沒有多的錢請工人,所以校長想請家長們農閒時來學校幫幫忙。為了小朋友們能有個平平整整的操場。
一聽為了孩子,家長們幾乎都答應要來,並表示會傳達給其他家長。
季椽和宋冀寧離開學校時,宋冀寧說:“我以前一直叫魏校長老古板,原來他挺好的。”
季椽笑著點頭:“魏校長是個好校長。”
兩人離開學校不久,就見一輛皮卡經過身邊,突然在兩人跟前停下,司機探出頭喚他們:“季椽,宋冀寧?”
兩人抬頭,打量來人一會才認出來,本能的立正站好:“徐排長好。”
這位是以前來鎮上處理過啞炮,後來還給他們發過獎狀的徐排長。
兩個鎮上的普通小孩,本來徐排長早就忘記他們了。後來季椽跳級考上中學時,報紙上對他進行報道,還拍下了部隊頒發的那張獎狀,徐排長就想起了那個會製造金屬探測器,還會畫設計圖的聰明小孩。前一段季椽和宋冀寧製造機器人打敗扶桑的事,電視和報紙都有報道,這下真是讓徐排長想忘都忘不了。
那群逃學在水庫遊戲的皮孩子,想不到居然那麼出色。
他見兩人立正站定的乖巧模樣,笑著問:“你們要去哪,我載你們一程。”
“謝謝,我們要去供銷社,自己走著就行。”季椽道。
徐排長不容拒絕:“上車。”
把兩人送到供銷社門口,徐排長探出頭喚他們:“季椽,宋冀寧,我從報紙上看到你們的新聞,了不起,繼續加油。”
季椽和宋冀寧愣了愣,笑著敬了個軍禮:“是!”
送完兩個小孩,徐排長哼著歌把車開回軍營。他今天出來是幫研究所運一批裝置的,因此直接將皮卡開到了軍營後的研究所中。
部隊後的這間研究所不算大,製造的也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東西,但好在離他們近,經常可以幫忙保養槍枝炮彈,又受著軍隊保護,是以雙方關係一直相處融洽。
徐排長向門口的衛兵打了聲招呼,停好車走近研究所,靠近就聽到裡邊傳來爭吵聲。
“所以說我們根本沒有這方面經費。”
“只是試試看,說不定有用呢?看這論文描述不需要很多經費。”
“那也不行,上邊都寫了沒經過實踐,我們就一臺數控機床,弄壞了怎麼辦?”
“你連試都不敢試,還算科研人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