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爺爺回來了,對於那些‘迷信’風俗,他們覺得爺爺肯定清楚。
二貨叔就想以老爺子的話為準,如果真是有穢氣,那得財就要賠他的雞。
當然,如果那事沒有穢氣的話,二貨叔就不要得財叔家賺錢了。
這下可是讓老爺子為難了,這都是一個村子,還是一個祖宗的。
他們二家的事情竟然把自己家給扯上了。這像什麼話啊。
但是人都已經跑到他家來了,他還真不好給推辭了。
“要說這事不管怎麼來說,二貨家的雞會不見,得財都要負一些責任。”
“你自己明知道小孩子去那裡不好,你還硬帶著小孩過去。過去了吧,你看到二貨是在趕雞回家,也不說等一下過去。”
“而且你也看到送葬隊伍都要過來了,你還要闖過去。最後更是硬把人家的門給開啟闖進去。這風俗之所有能傳下來,自然會有一些道理的。”
“但二貨,話又說回來,雖然得財把你家的雞給嚇跑了,但實際上雞會不見,是因為送葬隊伍的關係。也不能全怪到得財身上。”
“要不事情這樣吧,這件事雖然得財有不對,但也想著也不是全責,所以我給做個主。你們一家負一半的損失。你們看怎樣。”
“我不服。那條路是公家路,又不是二貨家的路,憑什麼我不能過去。”得財當然不想賠的,不然也不會鬧到王伶韻家。
“不服,你幹嘛跟著二貨來找我幹嘛?來耍我老頭子的嗎?”老爺子氣瞪眼了。
這個得財閒的沒事,沒點的好心腸,還跑去看死人熱鬧。
明知人家家裡出這樣的慘事傷心的很,不說同情吧。你最基本的有點尊重啊。
村子裡面有幾個這樣的,就他一個人跑去看熱鬧吧,人家在抓緊時間的去趕雞。
你也沒個眼色的衝過去,把雞給嚇跑。後面看到送葬隊伍,你趕緊回家去啊。
你幹嘛衝進人家二貨的家裡。人家門都關上了,你還給撞開的。
哪家碰到這事不生氣,你事做了,哪怕承認點錯誤,賠個不是,人家心裡還好受點。
可是你事都做了,還說不關他的事。
“不信那個,你抱著孫子躲進人家家裡幹嘛,你閒的沒事看人家死人的熱鬧。你以為什麼人都願意讓你看熱鬧的嗎?”
“下次,好奇心少點,多點的同情心,也不要隨便跑人家的家裡。”
“你知道護自家的孩子,可你怎麼不想一下,人家被你連累了心裡高不高興。”
“換成你遇到二貨這樣的事情,你能同意?都是在這個村子住了幾十年的了。誰不知道誰的脾氣,你也別不服氣。”
“你覺得穢氣這事是假的,行,那我就去二貨家,把那穢氣送到你家。”
“如果你答應,那雞我就替二貨家做主了。不用你賠,他自己自認倒黴。如果你不同意,那就賠二貨家的雞。”
“二貨,二叔說的話,你同不同意。”老爺子說完話,就問二貨。
二貨立即點頭。“二叔說的話,我都同意,如果不信二叔的話,我也不會拉著得財來請二叔幫我做主了。”
老爺子對二貨的話點了點頭,又問向得財。“得財呢?”
得財心裡不高興,可是又忌憚老爺子的能力,最後不得不點頭。
誰想自己家有穢氣,如果真出什麼倒黴事,那估計就不是賠幾隻雞能了事的了。
就是這樣,最後得財還是賠了二貨家六隻雞,另外半隻的價格,就按市價賠償。
這事處理了,老爺子就想到了去世的德權了。這德權人不錯,可是就是死的太早。
留下了這母子二個,那才是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