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之前他們是沒有親眼看到。這次看著這麼小的孩子有模有樣的打著太極,還真是讓人忍不住的覺得有些好笑。
上午九點多的時候,王伶韻的爺爺、奶奶過來了。
王伶韻第一時間就看到了,立刻衝了過去。
爺爺和奶奶二個也是想孫女想的不行,這從昨天早晨到今天,他們總覺得身邊少了什麼。
總忍不住的抬頭四處看孫女,沒有看到才想起來,孫女跟著小兒媳回孃家祝壽去了。
整天他們心裡都空落落的,想孫女想的不行,所以今天早早就過來看孫女。
爺爺和奶奶二個接住像顆小炮彈一樣衝過來的孫女,忍不住抱了起來。
“在外公家有沒有聽話。”奶奶語氣還是那麼的溫柔。
王伶韻像是想要得到爺爺、奶奶的表揚一樣。話中透露著驕傲。
“靈靈很聽話,而且靈靈有聽爺爺的話,早晨很早就起床打坐和練太極了,靈靈是不是很棒。”
其實這幾年天天被爺爺帶著早起打坐、打太極都已經習慣了。
“嗯,不錯,這次算你乖了。等回家我讓你奶奶給你做好吃的。”摸摸孫女的小毛腦袋,老爺子開心的很。
看來讓孫女出門的事要少點,不然他和老伴想孫女卻看不到,那多難受啊。
在他們爺孫二個聊了幾句後,董秀秀和她親孃杜民蘭過來了。
“親家過來啦,瞧我這小外孫女,我們都沒看到呢,她一下兒就發覺了。眼睛尖的很啊眼睛好的意思)。都進去坐吧,站這曬太陽多熱啊。”
杜民蘭揚著笑,帶著親家進屋裡,現在王伶韻外公正在陪著客人在聊天呢,是以只有她出來。
院子裡面打了三個臨時土灶,一個做飯,一個蒸菜、一個專門燒水給客人喝。
還有二、三個小爐子燉著一些燉菜。其他的炒菜都準備在廚房裡面炒。
現在都是靠人砍柴、劈柴,整個院子裡王伶韻的外婆、舅媽還有她媽媽忙個不停的洗菜、洗碗、切菜,給大廚打下手做幫手)。
三個舅專門燒火、劈柴、端東西,也是沒有閒下來。掌廚的那位是請的他們千樹村一位手藝好的大爺。
客人都坐在靠著堂屋這邊的空地上聊著天,聞著那讓人垂涎欲滴的各種菜的香味。
這個場景是前世的王伶韻沒有看到過的,到了現代城裡人請客都是在酒店請客,不用自己動手多省心、省力。
農村請客差不多都是在家裡,然後請手藝好的廚子來家裡做飯菜請客。
不是農村的想省錢,不想去簡單去城裡的酒店請客,是因為如果在家裡吃,隨便一個請客宴席那是吃三頓飯以上。
如果去城裡的酒店就只能吃一頓飯。那樣親戚朋友會覺得化不來,說主人家小氣摳門。
在家裡花的錢也不少,甚至比在城裡請客還貴呢,而且人也操心、忙碌。但為了面子還是要這樣做。
21世紀就算是在農村也都是燒天然氣,最普通也是燒蜂窩煤,燒柴的很少了。
因為宜城這邊又不是山裡,燒個柴還要去幾十裡外的河東去砍。在附近種的樹你要砍?
可以!一顆普通的楊樹要幾百,你買不買?
不想買?你等颳大風、下大雨後等附近那些從樹上刮下來的樹枝燒?誰知道要等多久。
在七十年代的宜城哪家快沒柴的時候,家裡的男人就會拉著板車,帶齊三天的饅頭這類可以放時間長的乾糧。
去離這邊快六十里路的河東那邊有一片的小丘陵,小丘陵不高,但勝在地方大。
土質不好,種不了莊稼,也沒什麼大樹,大多數都是稍微比胳膊粗一點的花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