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黛玉的身上總是帶著一股清愁,或許是因為身邊再無至親之人的陪伴,或許是因為從此居人籬下的不安。
但是日子始終是要繼續過下去的。
黛玉在傷心了一段日子之後,就恢複了以往在賈府的作息,還是跟著姐妹們一起讀書。
讓佩瑜看不慣的就是黛玉還住在賈母的碧紗櫥裡,要知道那邊還住著寶玉呢!
就算想要撮合寶玉和黛玉,也不要這麼不講究吧!
那碧紗櫥又不是什麼寬敞的地方,賈母這是什麼思維?真是讓人無語了。
如今的寶玉也有八九歲了,早就不應該在後院廝混了,然而賈母卻好像看不到一樣,幸好迎春和佩瑜幾個都是寶玉的姐妹,要不然這名聲還能聽嗎?
不過就因為如今黛玉和寶玉一起住在賈母的碧紗櫥一事,黛玉也只能嫁給寶玉了,因為這個時代對女子是苛刻的。
問題是王夫人這個人並不喜歡黛玉,到時候賈母不見得會拗得過王夫人,當然如今的賈母還是信心十足的。
這個事情佩瑜管不了也不能管,因為就連當事人黛玉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佩瑜從來都不是多管閑事的人,何況就算管了閑事人家也不會領情,因此就罷了。
佩瑜就這樣和迎春她們讀書打發著時間,沒多久,賈府裡又來了親戚,就是王夫人的妹妹一家。
王夫人的妹妹,大家都要叫她薛姨媽,薛姨媽帶著兒女來投奔榮國府裡的王夫人。
王夫人收留了他們,薛姨媽他們至此也在賈府的梨香院住了下來。
佩瑜他們讀書玩鬧的隊伍又增加了一個薛寶釵,她是薛姨媽的女兒,年紀比迎春還要大些。
此次薛寶釵是要來參加宮裡的小選的,她要進宮做女官,想要攀龍附鳳,穩固自己的地位,好成為薛姨媽和薛蟠的靠山。
王夫人對此雖然嘴上說著支援,背地裡卻在使絆子,想要攪黃了這事兒,因為她不想要寶釵進宮和她的女兒元春爭,況且她還看好了寶釵給她做兒媳婦。
就佩瑜來看,後來寶玉只是寶釵進不了宮的退而求其次罷了,進不了宮,寶玉就是她最好的選擇。
本來這一切,佩瑜都是冷眼旁觀的,她覺得各人有各人的命運。
然而看到這裡,佩瑜始終是覺得不忍心。
寶釵有青雲志,其實宮裡才是她最好也是心甘情願的歸宿,而黛玉和寶玉兩小無猜不應該被拆散。
於是在王夫人做手腳讓寶釵落選的時候,佩瑜插了一手,讓王夫人做手腳失敗了,寶釵成功進宮了,去能夠實現她青雲志的地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在宮裡的元春封妃了,沒落的賈府瞬間變得炙手可熱。
聖上允許家裡建有省親別院的妃子們回家省親。
這對於沒落已久的賈家來說是難得的榮耀。
賈家沒有省親別院,那就建一個,沒有銀錢建別院,沒事,不是有黛玉林家的財産嗎?反正黛玉是要嫁給寶玉的,提前挪用了也沒有什麼的。
省親別院就這麼建了起來,已經封妃的元春回家省親了,這次沒有了她撮合寶玉和寶釵的事情了,因為寶釵也已經成了皇帝的女人了,只不過只是嬪位,比不過元春風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