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木葉之櫻花 > 第六章 於修行方向上的思量

第六章 於修行方向上的思量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重回1980年去享福 系統讓我當舔狗一不小心成萬人迷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幹了 C位出道,清冷帝姬制霸娛樂圈 成功上岸:小姑娘只想進步 孤女謀嫁 我的專屬戰爭遊戲 處處找茬?侯府小姐我不當了 容家那個病秧子,有點毒 冷王,你家王妃是絕世神醫! 海棠春鬧 攝政王的逗位元工王妃 誰說這卡牌抽象啊,這卡太棒了! 被趕出豪門?假千金帶飛炮灰全家 蘇七小姐回府後京城多了個神運算元 帶著拼夕夕穿年代 七零嬌嬌看懂彈幕後,被大佬寵哭 地府彈幕刷爆屏,人鬼齊在直播間吃瓜 生育值0?毛茸茸獸夫皆頂級大佬 末世:女校保安,開局校花求收留

在將熱情投入到修煉查克拉後,小櫻感覺忍者學校的生涯總算不那麼無趣了。

透過對查克拉的控制力的提升,小櫻將之加持在軀體上,從而更好地控制住體內的力量。

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因為沒什麼高階忍術可以學習,所以小櫻一直都在做這方面的練習。

不得不說相比較於樸實無華的體術,還是這些花裡胡哨的更有意思一些。也是為了以後研發、學習忍術做好基礎,小櫻對於查克拉的練習一直很認真。

至於成果,卻是隨著時間推移,依靠查克拉的控制,讓小櫻對於出手力道的把握越發精準起來,本就是弱化版的普通拳又可以再剋制許多,跟同齡人交手更穩妥許多。

說來也是奇葩,別人透過刺激查克拉都是為了加強體術的威力,小櫻卻是為了削弱力量。

沒辦法,因著一拳模板的原因,小櫻每一日的力量都更甚前一天,不控制好力量的話,這些還在忍者學校的孩子真的沒有人可以承受她一拳。

至於說停止鍛鍊這種因噎廢食的事情,小櫻卻是不會做的。

現在動手切磋有所顧忌,只是因為對手都是同學,成為忍者以後面對的可都是要分生死的敵人,哪有嫌棄自己的力量不足打不死敵人的道理。

除此之外,也是鍛鍊了那麼多年,差不多已經成了習慣,每天不做一百個俯臥撐、散步十公里,還覺著有些不大習慣。

也唯有在進行載入了一拳模板的鍛鍊時,小櫻才能感覺到疲憊,這是在尋常的修行中很難感受到的了。

每天完成相應的鍛鍊後,那種疲憊消散力量提升的感覺,讓人有種滿足感。

當然更多的空閒時間,小櫻還是練習著查克拉的控制,而後在實戰課時與鳴佐二人對練的時候進行實踐。

至於跟雛田學習招式技巧什麼的,小櫻已經放棄了。因為技巧這種東西,都是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時候才有用。

而很明顯,載入了一拳模板後,小櫻跟其它人完全是兩個等級,普攻就可以讓對手去世,技巧在這時就顯得多餘了。

而因著在練習查克拉的時候有鳴佐兩個工具人實驗剋制力量的效果,經常對練下,三人組較原著要更早地形成了羈絆。

畢竟感情都是打出來的,魯迅說過,打是親罵是愛,感情到位用腳踹。

他們之間的對練關係,大抵是佐助挑戰小櫻,鳴人挑戰佐助,或者二人一起挑戰小櫻。

論實戰水平的話,佐助雖然穩穩地壓制了鳴人一頭,但仍然感覺到不小的壓力,因為鳴人是真的皮糙肉厚。

當然,他們兩個加起來的戰力對於小櫻來說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一巴掌變成兩巴掌的事情。

非要說區別的話,大概就是在小櫻眼裡,佐助可以說是驗證自己查克拉控制力的工具人,下手要剋制許多。而鳴人皮糙肉厚的,下手可以放開一些。

而即便是經常處於捱揍的位置,鳴人對此仍舊樂此不疲,對於小櫻的力量雖然心有餘悸,卻仍舊很傾慕。因為小櫻在他的記憶裡是第一個平等待他的人,而且平日裡就是一個文靜少女,讓他的心境產生漣漪。

佐助則是純粹為了獲取年級第一的位置,所以一直挑戰著。到後面雖然沒有贏過一次,他對於小櫻的印象卻是很不錯,一個實力強的不正常的文靜少女。

總之,因著這不正常的實力,讓他們隱隱以小櫻為主導。至於鳴人和佐助二人之間,則是在拌嘴和對戰之中度過,表面上互相併不怎麼看得過眼。鳴人眼裡的佐助:只會裝酷的傢伙;佐助眼裡的鳴人:腦子裡只有肌肉的笨蛋。

而在小櫻眼裡,這兩個都還是乳臭未乾的小鬼,沒一個能打的。所以說,屠幼這種事她還屠得很開心,吊打這種未來的掛壁什麼的,實在是一種很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

只是打著打著,感情也打了出來。實際接觸過之後,小櫻也就不能在用看待漫畫人物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因為他們都已經是有血有肉的人,被小櫻認可為朋友。

作為朋友,小櫻自然也就不好看著鳴人繼續過著那樣悲慘的童年,同時決定在日常交流時決定引導他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經過一次真誠友好拳頭教育)的談心後,鳴人捂著一腦門的包嚴肅地表明自己懂了小櫻的意思,沒有再將時間浪費在惡作劇上,而是將時間都花在讀書和修煉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狐狸愛上鳥 帶著iPad闖異界 神級天賦 丫頭你是我的醜小鴨 楚先生好久不見 我們高中那三年 甜妻有話:總裁,屋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