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有他的謀算。
安西大都護李亨是他兒子,他目前沒有冊立太子,序齒位三的李亨有很大的機會,能名正言順地成為大唐的繼承人,誰會願意背上弒父謀反的罵名?所以只要他一天不立太子,李亨就不可能造反。
安南的安祿山最近倒是有點膨脹,但這人據說在交州水土不服,一個身體不好的將領怎麼可能造反呢?何況安祿山的兒子還不怎麼成器,小小年紀也不像能承繼父業的樣子,完全沒有造反的動機呢!
至於安東和南洋……
安東不是問題,南洋雖然孤懸海外,但對本土沒什麼影響,而且嗣直這孩子一直很聽話,他這個做父皇的很放心。
所以這樣想想,大唐現在真是太平盛世呢。
於是李隆基便放心地沉浸在溫柔鄉裡了。
冬月,灣州。
748用望遠鏡朝著海面看了一會兒,覺得還有點差強人意,但這已經是目前條件下能做到的極致,所以勉強點了頭。
“還行。”
他問身後的薛願。
“風有點大,靶船準備好了嗎?”
薛願點頭。
“用繩索拴的很結實,隨時能夠釋放出來,漂流範圍限制在一裡之內。”
在心裡默唸著操作要點,一絲不茍地完成著早已爛熟於心的步驟。
薛願是航海學堂新培養出的海船手,經過半年的系統培訓,成功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成為琮琮號第一批火炮操作手。
因為他之前做過武職,748幹脆任命他為本次試射的指揮,這可是個很重大的差事,激動得薛願一晚上沒睡著覺。
這要是換在三年前,要是有人跟他說他會因為一些鐵球蛋子而夜不能寐,他一定會嗤之以鼻,拂袖而去,甚至深覺屈辱。
但時過境遷,薛願現在只會覺得光榮。
這可是大唐第一次船炮的海試,是要實打實點燃火藥彈打出去的,在此之前世上可沒有一艘船用過這東西,要是真成了,絕對是改變海戰的關鍵。
而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幾十名,分散在前往米洲的各條軍船上,所有的船都要開展實驗,然後將結果呈報給都護府,由郯王殿下最終抉擇。
火炮748準備了兩種,一種滑膛一種線膛,將會依據試射的效果決定到底選哪種上艦,然後正式裝備軍船。
748是這樣對李琮解釋的:
“滑膛的口徑小,製作簡單,可以連發,消耗的成本比較低,但是射程有限。”
“線膛的製作要求工藝,但射程、射速和射擊精度都優於滑膛,口徑也可適當增大。不過咱們的船載荷是有限的,到底哪個更適合,那還要看試射的結果。”
李琮對薛先生的嚴謹表示了贊賞。雖然他之前曾經被薛三的火炮展示嚇到過,但今時不同於以往,未來帶隊遠航的還有高力士,高力士這陣子是沒少跟他表示一定要加強船隊的安保工作,李琮不能當做沒聽到。
是以當748再次申請火炮上船的時候,李琮同意了。
“開始吧。”
748一聲令下,全船的人立刻行動了起來,瞬間就帶入了戰鬥狀態。
都是經過訓練的水軍丁壯,在最開始的手忙腳亂過後,眾人很快找到了節奏,開始分工合作,裝填炮彈,並根據船行的方位調整炮口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