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滿眼期待地看向748。
748想了想,覺得小桃紅停了兩天都沒咽氣,也許傷情沒他看上去的那麼嚴重,於是便點了點頭。
“我盡力而為。”
“您可一定盡力啊!”
李琮抓住748的袖口,忽然壓低了聲音。
“武平績這人死不足惜,但他要真死了,本王怕朝廷會借機要求灣州出兵剿匪……”
後面的話他沒說,但748聽明白了。李琮暫時不想惹本地土著,更不想讓灣州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局面因為一場戰事拖垮,他是很怕朝中有人借武平績的死給他下套子。
至於這樣嗎?
748滿心疑惑。
事實證明,李琮不愧是在大明宮裡長大的孩子,他對權力圈中傾軋算計的那些套路簡直不要太熟悉,所有的焦慮都不是空xue來風。
在武平績重傷的訊息傳回長安不久,朝中便有人指責南洋都護府平叛不利,竟然讓大唐官員身受重傷。
是的,武平績身上還掛了一個散官,想找茬的時候散官也是官,劍南道和安南都護府的實官可以隨便死,但南洋都護府的散官一根毛都不能傷,氣得李琮當場摔了這份邸報。
孃的欺人太甚啊!吃相簡直不要太難看!
好在他還有薛先生,薛先生妙手回春,把那個半死不活的武平績給救了回來,暫時肯定是死不了了。
因有這事兒,他提前給父皇上了一份奏摺,不但如實稟明瞭武家人惹事在先的原委,還陳情了南洋諸島目前的情況,坦陳本地土著更適宜教化,不適合用刀兵,會引起利佛逝和坷陵等國的警惕和敵意,到時候灣州就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他還在奏摺中著重強調,現在灣州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批次生産米洲作物,為薛先生培育藥引提供原料,這事兒事關父皇的身體,什麼都不能耽誤了去。
李隆基對李琮的這份奏摺十分滿意,心說還是他家老大孝順,做事知道分個輕重緩急,有什麼能比親爹的健康更重要呢?!
相比之下,其他那幾個兒子就不那麼順眼了。太子最近經常被他責罵,做事也越發急躁了起來,甚至有兩次還對他露出憤怒的眼神,這讓李隆基的心裡十分不高興。
你一個做兒子的,親爹罵你不是應該的嗎?而且誰說你是太子你就不能犯錯?犯了錯知錯就改才是好太子,一點點挫折都禁受不住,朕怎麼放心把天下交到你的手上?!
太子不行,陝王李亨也不行。
太子是太急躁,李亨雖然穩當,但這個兒子太過小心翼翼,平時做事分毫不露聲色,這讓李隆基也喜歡不起來。
他喜歡活潑的,有血性有朝氣的兒子,不是一個總是戰戰兢兢,偷偷揣摩他心思的應聲蟲。他有滿朝的應聲蟲,他缺李亨一個嗎!?
這麼看,李清倒是不錯,寧王妃將他養的很好,知進退守禮節,比他幾個哥哥強多了。
而且李清還跟他有同樣的愛好,他們都喜歡踢球,也喜歡看球,李清提出的幾種陣法十分得他心意,可見這個兒子是個聰敏的,一點就透。
只可惜李清的外家是武氏。灣州鬧出的亂子,武氏難辭其咎,連帶著李隆基也看武惠妃有點不對心思。
他都已經把李琮送去南洋種地了,說好了南洋的土地由兒子自行處置,他家大兒那麼懂事,主動將利益分了出去,惠妃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竟然還想收攏更大地盤,她這胃口也未免有點太大了。
不行,他得為兒子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