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京城眼高於頂的小鐘管事,一上島簡直變了個人,還大筆一揮跟大壯簽訂了完全託管的農莊經營方案。
他這樣痛快,反倒是把大壯給搞懵了。
大壯盯著小鐘管事手裡的毛筆,心說你就不再細看看嗎?
我這契約書裡好幾頁的條條框框,你就這麼大筆一揮……給簽了?
不是這事兒你能不能做主啊?你這麼幹你家主人知不知道?!
小鐘管事那是從小在豪門府邸裡混大的,人生最擅長的技能就是察言觀色、揣摩人心,馬上就明白了大壯眼中的未竟之意。
“小的這次過來,國公爺早有吩咐,讓小的一切都聽薛大人安排。我們國公爺對大人很是信重,日常常唸叨大人之前的種種事跡,大人怎麼說,小的就怎麼做,這也是國公爺的意思呢。”
哦,明白了。
大壯點頭。
雖然在海上漂了十年,但他統爹在長安城裡依舊是個傳說,威望不減。
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王守一的運氣,一眼就叨中他統爹這條金大腿,還從始至終死抱著不撒手。
雖然大壯覺得自己也是抱大腿的選手,但他好歹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掙紮過一陣子,可不像王守一兩口子這麼迷信盲從。
算了,歪打正著都有這麼好的運道,難怪人家能投胎當國公。
大壯覺得十分感慨。
他是知道這種“託管”模式不可能虧本,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託管”之後,祁國公府的玉米田會按照司農寺的安排施肥育苗澆水灌溉。灣州這地方氣候炎熱,雨水和光照都不缺,玉米在這兒一年能收三輪,簡直就是種田的聖地了。
——再有肥跟著,能不高産嗎!?
不過這些底牌暫時還不用向鐘管事透露,畢竟事實勝於雄辯,一年結束看利潤就知道了。
玉米司農寺新成立的加工署準備磨成玉米粉,花生則是製作花生糖或者花生醬,這些加工品不但方便儲存,還能進一步提高農産品的附加值,用作遠海貿易或者販運回大唐本土都很合適。
至於大壯更看好的可可種植園,這個盈利週期就要長一些,畢竟新種植的可可樹最早也要在四年左右才會結果。
不過一旦成型,錢就會源源不斷地湧來。可可樹在?10年後進入豐産期?,經濟壽命長達2530年,40年後産量逐漸下降,可謂一次種植,兩代人受益。
所以他統爹對王守一這個鐵粉還是很不錯的,把這麼一門好生意透露給祁國公府,未來收益也不會比高力士的棕櫚林差呢。
這樣也好,王皇後和武惠妃兩方誰也不得罪,誰都能在南洋都護府獲得利益。
這個策略也是李琮默許的,他本人目前已經退出了大唐繼承人之位的爭奪,身為長兄無論哪個弟弟上位他都能做個超品的親王,是李嗣謙李嗣升李嗣真還是李瑤李清李什麼的,對他來說都沒有差別。
他不想借入兄弟的競爭,也無意站隊任何一方,所以對於王武兩家上島他都表示歡迎,也樂於讓渡一些利益。
——都是帶著錢來的,灣州好了南洋都護府就有底氣,誰還能跟金主過不去啊。
所以小鐘管事便得到了跟武平績武郎君一樣的待遇。
只是他雖然只是個管事,但在人情世故上可比武家的管事精通許多,沒幾天便徹底融入了平洲城大工地的建設氛圍,連食間什麼菜好吃都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