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64章 鹹鮮香辣甜
武平績如願以償成功上鈎)入手了蠟燭作坊, 算上之前的造紙坊,他的私人小金庫已經被掏的一枚銅錢都不剩了。
金主花了錢,大壯當然要附贈最好的服務。不但為武平績灣州城裡安排了一套房子,還食宿全包, 附贈一輛三輪車作為代步工具。不過三輪車和房子都不是送的, 而是免去了武平績的租金。畢竟現在灣州城裡百業待興,南洋都護府也沒有餘糧, 錢還是得省著點花。
於是武平績一行人便在灣州城裡暫時安頓了下來, 準備觀察一下造紙坊、蠟燭房和榨油作坊的産出, 回去也好對娘娘和族人有所交代。
於是跟著武郎君一起上島的隨從們可有福了,天天被安排去跟島上的軍屯一起就餐。別說,這灣州大營的夥食是真不錯啊, 海味不要錢地往上端,以前子在豪華酒樓裡才能見到的生猛海鮮, 這邊的軍屯竟然看都懶得看一眼,反倒是對那腥臊的豬肉情有獨鐘。
武家是幷州豪族, 幷州在開元十一年更名為太原府, 乃是河東道首屈一指的大城,城中許多士人貴族還保留著之前的飲食習慣, 覺得豬肉腥臊濁羶,是賤民才會食用的東西。
武家的僕役跟隨主家,也沒吃過豬肉, 更不知道劁豬,所以看到城中軍屯在今日午飯時間爭先恐後地往食間狂奔,味道竟然只是一道紅燒豬肉, 都覺得難以理解。
不是……你們那清蒸魚油炸蝦米是不好吃還是怎的?為啥之前都沒見你們這樣積極?難不成真是人在島上呆久了,味覺都失靈了?!
彼時武家的隨從們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要經歷什麼, 還在後面慢吞吞地跟著走,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一邊走還一邊嘲笑島上的軍屯,說他們真是山豬吃不了細糠,放著生猛海鮮不要光盯著豬肉,活該都是賤命!
他們那裡知道,灣州這地方海産豐富,最廉價的食材莫過於海鮮,他們在幷州難得一見的魚蝦貝蟹,到了灣州海邊隨便撈撈就是一網,根本沒什麼稀奇的。
所謂物以稀為貴,多了不但不值錢,海鮮吃多了還會搜刮肚子裡的油水。
雖然島上並不太缺油,但也就是在盤底中能見到一些油星兒。大壯將兩片離島的棕櫚林都當做好處送了出去,本島自留地上的棕櫚油産量就很吃緊了,得在明年的採摘季到來前盡可能的節省。
好在還有養殖的動物油脂可以補充。
今天一早灣州城養殖場有一批豬出欄,考慮到最近城裡基建的工程進度十分緊張,大壯便提議給城裡的軍屯們改善一下夥食,讓大家肚子裡也存些油水。
他送了十頭豬去食間,食間是由之前的夥頭軍改出來的,有一處專門的屋子給城中幹活的軍屯提供一日三餐。
是的,在灣州軍兵們一天是吃三頓的,沒什麼山珍海味,都是平時最常見的普通食材,一文錢一塊的豆腐,山野自然生長的野菜,海裡不要錢的海鮮。
唯一稀罕一些的是上一季收獲的米洲食材土豆,還有月前種的一些米洲小菜,搭配雞鴨蛋蒸煮都很爽口,調味主要靠海鹽,主打一個量大管飽。
聽起來似乎普普通通,但這跟大唐其他地方的軍營比,已經是一等一的好待遇了!
安西、北庭、安北、劍南等都護府也有軍屯,大家一樣是要種地操練,但沒聽說哪家一天管三頓飯的!
而且飯食還不限量,天天都能沾點葷腥,這簡直比普通人家的夥食還好呢!
南洋都護府的軍屯們都很滿足,畢竟當初他們上島的時候是抱著吃大苦受大罪的準備。
現在苦的確是挺苦的,灣州天氣燥熱蚊蟲遍地,但遭罪卻談不上。他們現在有房子住有竹床睡,餉銀足額及時發放,幹得好了還有獎勵。
最重要的是,在灣州軍營沒有吃空餉、撈回扣的規矩——不是沒有動歪心思的人,而是動歪心思的收益遠比不了好好幹活獲得的獎勵,一個不小心還會被抓包踢出灣州,這麼不劃算的事兒誰幹啊?!
所以到目前為止,南洋都護府的軍中還沒鬧出過貪賄的惡事。小偷小摸免不了,大勢還是穩得住的,郯王李琮已經很滿意了。
夥頭軍改成了食間,一群老兵油子埋鍋造飯講究一個簡單粗獷,量大管飽,味道不能細究。
但今天這道紅燒豬肉不一樣,這道菜乃是司農寺丞薛大人的私藏選單,不但要用足了豬肉和土豆,更要加入大人獨家秘製的醬油、糖磚和米洲辣椒粉,容不得夥頭軍們輕慢。
為了這道菜,老兵油子們已經提前三天上了烹飪課,專門學習如何烹飪豬肉,如何使用醬油,還有大人不遠萬裡從米洲帶回來的辣椒粉,據說比茱萸和生薑都要火辣好幾倍。
老兵油子們在灶臺間揮汗如雨,首當其沖領略了辣椒的厲害。不過因為紅燒豬肉土豆都是先過油再炒糖色,以熱油爆香辣椒提升風味,這種做法之複雜老兵油子哪見識過,一開始還有點手忙腳亂,生怕自己糟蹋的好東西。
畢竟,城裡的海鮮一抓一大把,出欄的肥豬就那麼十幾頭,葷肉都是寶貝啊!
李琮一聽這做法就知道這是大壯的自研菜,主打一個出其不意、融合米洲風情,一道菜香辣甜鮮俱全。
大壯教學的時候他也在現場,但郯王有自己的禦廚,並不需要跟一群老兵油子一樣動手烹飪,他來純粹是看熱鬧
“咱們南洋都護府肯下本錢,菜裡的油水多,油多做什麼都香。”
灣州刺史兆鵬程在一旁笑著說道。
他倒也不是在恭維李琮,而是食間的夥食標準的確好於其他地方,連他自己都經常讓隨從去食間買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