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59章 李琮不想出頭
李琮到底沒有批準748建立銀鏡工坊的計劃。
748對此十分不解, 這明明是統計算好的快速發家致富之路,為什麼之前一直都大力支援它的李琮忽然就拒絕了,明明他自己也很喜歡那面等身鏡啊!
對此,大壯倒是看得很開。
“人在不同的時間段, 想法本來就不一樣啊。”
他一本正經地給他統爹分析。
“就比如之前郯王聽你的話, 那是因為那時候的他正處於青春迷茫期,明明是皇長子卻因為臉上有疤不能做太子, 一早就被迫退出了皇權的爭奪。”
“雖然他當時可能也未必知道當太子要面對什麼, 但他畢竟是陛下的第一個兒子, 從小到大肯定少不了又給他灌迷魂湯的。突然間他被放棄,這種斷崖式的落差別說個十幾歲的孩子了,大人也未必受得了。”
“他心裡憋悶, 不願意在京城帶著,正好在咱村遇到新鮮事, 沉迷其中很正常。”
“主要炒鋼和飛天這個賽道上沒人跟他爭,他做什麼出來都是獨一份, 得到關注的機會就更多。再加上陛下當時也在有意無意地安撫他, 所以郯王才會覺得在咱們這裡找到了歸屬感。”
“後來在安西都護府也是一樣,咱們和郯王都是被陛下安插到磧西的, 沒根沒梢只能抱團。大家目標是一致的,一切為了平定西域,配合起來當然順暢無阻。”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我們為了第三劇情點需要把灣州打造成海上貿易的重要節點,但李琮自己卻未必這樣想。陛下許他在南洋群島擁有大量免稅土地,還可以自定政策處置, 這在大唐可是從沒有過得事兒,我瞧著都有幾分諸侯國的意思了!”
“在這種情況下, 李琮是把南洋群島當成自己的地盤來經營了,他這賞賜在本朝諸皇子中是頭一份兒的,人站在風口浪尖,不像再出頭的想法也能理解啊。”
“而且統哥你別忘了,咱們一開始跟陛下說的是來南洋島上種地,你還肩負著給他找青黴素材料的重任。這才出來小半年,咱們就在島上做鏡子賺錢了,你猜陛下會怎麼想?”
怎麼想?當然是很生氣,覺得自己被耍了,薛三嘴上說得天花爛墜,實則一放出去就不務正業,耽誤他延年益壽的正事。
748都能想象到李老三那個陰陽怪氣的嘴臉。
偏偏這個時候大壯又幽幽地補了一句。
“到時候陛下不高興是小事兒,萬一他一封聖旨把咱倆再召回長安,那咱這種植園……”
後面的話大壯沒說,但統秒懂。
那還種植什麼園啊?種植園可不是開幾畝地就能叫種植園的,必須是上規模有規劃有産出,不然系統絕對不可能判定任務完成。
所以在南洋群島的種植規劃完成前,統和宿主無論如何也得賴在島上,真被叫回長安再想回來就難了。
“那咱也不能馬上把青黴素拿出來。”
748跟大壯商量對策。
“一是現實情況做不到,培養合適的青黴菌不是那麼簡單的,還涉及到青黴素的提純,做藥跟做別的東西不一樣,這都是要往人身體裡紮的,質量不過關肯定出醫療事故。”
上次之所以他們敢給皇帝用青黴素,那是系統出品的可靠成品。青黴素原本就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以開元年間的技術水平提純是個難關,搞不好真死人。
大壯是系統性學習過醫療課程的,對此也是心有慼慼焉。
講真要不是事急從權,他當時也不怎麼想給李隆基用青黴素,誰都知道皇帝身邊的禦醫不好幹啊!
只聽他統爹又接著說道。
“另外,有青黴素這個幌子在,皇帝也不好意思隨便召咱們回去,咱們可以安心在南洋建設種植園。”
“不過奏摺你該寫還是要寫的,以司農寺丞的名義向朝廷彙報工作,每月彙報一次,讓陛下知道咱們在灣州是有認真幹活的,真有人想給你使絆子也不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