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嫌棄的南洋群島,現在在大壯腦中簡直就是天堂!去島上種橡膠有什麼不好的?他以前在橋東村也是靠種地吃飯的啊!他有信心給大唐種一個種植園出來!
於是在等待朝廷詔令的時間,大壯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學習熱情。他不但廢寢忘食地跟統爹學習熱帶作物的種植要點,一有空閑還拉著按緹娜交流經驗,這輩子都沒這麼用功過。
高仙芝和海裡古看得大受震撼,心道真不愧是博學多才的薛大人,等信兒的時間都不忘鑽研學問。
關鍵除了學習,大人還在船上做起了手工,每天敲敲打打精雕細琢,硬生生攢出了一輛閃閃亮的橡膠三輪車!
這車可真是太漂亮了,鐵質的車架,纖細的輪軸,流暢的鏈條,車把和橫梁都鏤刻了花紋,陽光一照閃閃發光。
車架子是在閩州找了鐵匠鋪特別定製的,花了大壯一大筆錢,但老工匠的手藝真不是蓋的,這輛車的每個部件都是精工細致,帶著閩地特有的雅緻風流,拿去長安也不會落了俗套。
如今安西都護府的鐵礦源源不斷,朝廷對於鐵器的管制也放鬆了許多,像閩州這樣的繁華大城,只要你掏的出銀錢,想要一口鐵鍋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這個車架是專門為皇帝打造的,不光是用了上好的精鐵,在車把和橫樑上還鑲嵌了金銀寶石,祥雲雕花,前輪轂和後輪轂都以切面澆鑄,主打一個造型搶眼、造價奢侈。
這主意是大壯出的,他覺得光指望高力士從中運作不保險,高力士現在是奉旨選秀,不知啥時候才能回京,萬一這期間禮部的宣召先來了,他得自己留一手,確保南洋種地這事兒不能出差池。
想讓皇帝派他去南洋,那必然要有足夠的利益誘惑,比如橡膠無法替代的功用。
想了又想,還是得造車。
造馬車來不及,也不容易出彩,而且陛下也未必紆尊降貴騎兩輪車,所以想來想去,還是造個三輪最安全。
“但你這個車鬥怎麼在前面?是倒騎驢嗎?”
748提出質疑。
“你讓李隆基坐哪兒?做前面還是後面?他在前面坐會擋住後麵人的視線吧?那這樣還怎麼其看路?皇帝怕不是要被帶進溝裡。”
“怎麼會。”
大壯對自己的設計十分自信。
“陛下乃是大唐的君主,坐車當然是要坐最前面的。統哥你是沒注意千牛衛那群人,個頂個都是身形高壯的漢子,陛下坐在車裡根本不會耽誤他們看路。”
“而且前面沒遮擋,陛下可以看風景,還能體會後面發力的推背感,我看過任務者論壇,他們都說後驅車比前驅車高階呢!”
知道自己完成任務後就能得到編制,大壯現在也是很有任務者的自覺,天天窺屏論壇裡的同行都在討論什麼。
但他現在畢竟還不是正式員工,只是因為高星宿主而開啟了論壇瀏覽的許可權,看到的內容都是經過篩選的,幾乎沒什麼營養。
而且他還只能看文字,圖片和三維模型的許可權都不對他開放。
就這,大壯也感覺十分滿足。他覺得在前輩的對線中穿越者學到了很多,就比如這個後驅和前驅的效能之爭,在大壯看來倒騎驢就是比三輪車推背感強烈,前輩說的沒錯啊!
748:……
統也不知道說什麼了,好在開元年間的大唐既沒有三輪車也沒有倒騎驢,倒是不用擔心觸怒皇帝。
……希望李隆基會喜歡這輛珠光寶氣的倒騎驢。
七日之後,朝中發下詔令,招撫使薛大壯攜船進京面聖。
詔令一到,所有人整裝出發,小帆船從閩州港出發一路沿著海岸線北上,從揚州城入官河。
一晃七八年過去,官河兩岸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沿河的好多地方都建起了榨油坊,不要小看大唐人民的發明創造,以江水之力推動滾輪,可以日夜不停的壓榨豆菽,産出源源不斷的油脂。
嘗到了豆油的好處,大唐的田間地頭越發常見一叢一叢的大豆。豆子可以榨油,豆粕還能喂豬。對了,大壯還看到不少人在打豬草,顯然養豬也成了大唐人民貼補家用另一個途徑。
養的多,那肯定是豬肉的需求量增加了。
豬雖然比不得羊,不能成為大唐人民的主要肉食來源。但經過劁騸的豬肉沒了腥臊味,配以豆粕豬草更容易長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種副食,更別說燻烤醬臘後的豬肉別有風味,逐漸培育出一批擁躉。
還有曲轅犁,肥皂。
如今江南已經全面推行了曲轅犁,小巧靈活的犁頭更適合水鄉的田畝,而來自西域諸國的“租庸調”則為大唐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堿礦,這些在安西都護府被轉化為高階羊脂皂,以龜茲城為中心,不斷地向四面八方輸送,成為潤養磧西的一條重要血脈。
開元十八年八月初一,在“千秋節”李隆基生辰)的前四天,出海八年的招撫使薛大壯終於重返京城。
站在宏偉的明德門外,大壯和748這對主統不約而同長吸了一口氣。
我薛三748),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