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鞋子是作為禮物帶回大唐的,採用的都是大唐最常見的尺碼,所以李璡也找到了一雙合腳的。
他看著這鞋子有點懵,因為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奇怪的鞋子。
麻布的鞋面他倒不陌生,大唐的平民很多都穿著這種鞋子在街上走,耐磨但不舒適,稍微有點身份家底的都不穿。
“只能做麻布鞋,因為毛伊島上不産棉花。”
怕小王爺嫌棄,大壯連忙給他解釋。
“但厚麻布有一定支撐度,可以更好的適應橡膠鞋底。你穿穿就明白好處了。”
李璡也不是真嫌棄,他就是好奇,因為沒見過這樣裹了外殼的鞋子。
但也不是不好看。
看那鞋子靜靜放在地上,雖然顯眼但也有種囂張的美感。他注意到薛三穿的就是類似的鞋子,只不過薛三腳上的這雙比較不起眼,只在鞋底的部分裹了一層膠。而他眼前的這雙就不一樣了,這是實打實用足了料的,膠殼幾乎包裹了整個鞋面。
於是好花俏的年輕人動心了,脫下了腳上的雲頭錦履,換上這雙麻布膠鞋。
甫一上腳,他就覺察出這膠底鞋的好處了。
這膠底看著是黑黝黝的,其實竟然極其軟彈有韌性,輕觸鞋面指腹便陷進了一種奇異的柔軟,像是按在凝固的乳脂上,但又極其能夠承壓,稍微受力指尖便會被彈回。
他的腳掌踩在膠底上,雖然面板接觸的收拾粗糙的麻布,但卻是從四面八方被立體包裹,十根腳趾如同陷入泥沼,但又不會被完全吞噬,稍微一動便能覺察出來自足底的震顫,悶悶的,全然不像尋常鞋履那樣明顯。
“殿下可以去海邊踩踩水。”
大壯笑著建議。
“不過不能踩太深,畢竟鞋面還是麻布的,迸濺到海水還是會濕掉。”
李璡點頭,他明白對方的意思。
橡膠的防水效能故事裡講過,其實蟲膠也有類似的效果。
只是他沒想到橡膠竟然這樣柔軟,在幹燥以後依舊可以保持彈性。這一點蟲膠就做不到,即便能採集到做鞋的數量,抹在鞋上也是硬硬的一坨,大唐現在用的那些輸液器皿便是同樣的原理。
“你搞這橡膠回來是不是為了製作膠管?”
他壓低聲音問道。
“現在長安城也有類似安西醫療所的醫堂,裡面的郎中都是學的你當年留下的那些治療法子,以輸液打針為主。”
“四年前太醫署派人去安西學了製作大蒜素的法子,現在在京畿周圍的一片荒地上建了作坊,專門製作用於治療的大蒜素。”
“不過這東西需要現做現用,所以醫堂裡的郎中也都是拿著帖子去太醫署提藥。據我所知,很多長安城裡的勳貴人家都在派人收集蟲膠,甚至有人在城郊的莊子裡專門養蟲……都是聽說你曾經要求輸液膠管在使用之後必須蒸煮消毒,他們擔心外面的膠管不幹淨,便開始自己做了。”
是嗎?!
他這樣說,大壯也是一臉驚訝。
要知道,當初他搞輸液的時候沒少挨長安城貴人們的罵,原來這一個個的都是口嫌體正直,其實是把他說的話都牢牢記在心裡了。
挺好,大家都有安全操作意識,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靜脈輸液療法以後會更有發展的空間。
但橡膠的用途卻不只在製作膠管上。
本著炫到底的想法,大壯從甲板的某個角落翻出來一輛帶輔助輪的腳踏車。
“殿下請看,這才是橡膠的真正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