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心可不是748的大資料能夠計算出來的,張孝嵩身為一個天天想著去邊關殺敵平亂的進士及第,他要是這樣好脾氣他就不會率領大軍連克數十城了。
之所以他還停留在渴塞城外沒走,那純粹是因為大食和吐蕃的軍隊在城中防守嚴密,沒給他留任何機會,雙方陷入了僵持。
總這麼僵持肯定不行,現在已然臨近深冬,大軍在城外駐紮衣食都是問題,比不得城中據險防守以逸待勞。
而且大軍一旦攻勢放緩,北面的突厥默啜部便要蠢蠢欲動。他剛剛收到訊息,阿使那獻率領的北庭都護府精銳在鐵門關附近與大食和吐蕃軍隊發生戰事,戰況極其不利,如果他不能盡快解決掉渴塞城,那阿使那獻很可能要腹背受敵,因為後突厥的默啜已經在伺機行動了!
“都披掛上馬,我親自帶兵攻城!”
張孝嵩一揮手,他·身後的參將們心裡都是一咯噔。
這一路從龜茲過來,這位張禦史行兵布陣樣樣精通,指揮大軍幾乎算無遺策,參將們早就收起了之前輕視的心思,心悅誠服地聽他指揮。
但親自上……張禦史可是個文官啊!
雖然也見過幾次張禦史身先士卒,但打攻城戰它不一樣啊!尤其是陣前對敵,對方還是不講武德的蠻夷,這個風險可是太大了。
於是一群人忙著勸他深思,但張孝嵩一意孤行,決定要親自到陣前大軍攻破城池。
他倒也不是逞匹夫之勇,這可是他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大軍一路行來勢如破竹,如今在渴塞城下遭遇阻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久託對於聯軍計程車氣消耗巨大,再不攻不下來拍是要攻守逆轉。
所以他必須上,必須親自帶兵鼓舞士氣,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渴塞城!
見阻攔不住,一眾參將也只好集結軍陣,準備攻城。
城中的阿勒達也發現了城外的異動,他馬上傳令全城戒嚴,然後親自率兵出城應戰。
然後他便領教了大唐禦史的勇猛,幾個回合下來,阿勒達的肩膀中了張孝嵩一槍,倉皇回身往城中逃。
張孝嵩策馬追擊,然而馬再向前就沖不過去了。城中一輪又一輪箭雨阻擋了他的去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阿勒達逃回了渴塞城,禁閉城門再不出戰。
張孝嵩天天派人在城下罵陣,可無論怎麼罵,阿勒達是鐵了心做縮頭烏龜,靠近了就放箭。除此之外,他還命人在城牆上反複澆水。冬天的草原寒風凜冽,順著城牆流淌的水很快凝結成冰,厚厚的一層滑不溜手,登城的雲梯根本靠不上去。
張孝嵩很發愁,脾氣一日暴躁一日。
這一日他終於耐不住消耗,準備強攻,卻忽聽外面有軍兵急急過來報信,說遠處的天空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是個巨大的球,一直往營地這邊飄……”
球?飄!?
張孝嵩一愣,然後抓著軍兵胳膊問道。
“可是個布球囊?下面有個吊籃的?它落沒落地?”
“沒有!”
傳令兵被他嚇了一大跳,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看它飄的方向很可能是渴塞城,但我們的箭矢射不到它,謝將軍說是拔汗那的援兵……”
“哈哈哈哈哈!”
張孝嵩仰天大笑,點指著渴塞城的方向。
“阿勒達那廝何德何能,能請的來這樣的援兵?”
他一揮手。
“傳我令去,集結大軍出營,隨我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