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16章 絕對是好東西!
這碗方便湯餅是細面做的, 好吃是真的好吃,但也沒好吃到讓行商世家的蔣郎君如此激動的程度。
他真正看重的可不是這些白麵湯餅,而是賣湯餅附贈的醬油以及綜合調料。
748在綜合調料裡加入了海菜粉、海腸粉和海米,在這個沒有味精的時代, 綜合調味料簡直能讓人鮮得吐舌頭。
一包湯餅二十文, 三十包要六百文。
可這盒調料是前所未有的鮮味,烹飪的時候放一點, 彩色的味道馬上就不一樣了。
在草原生活的人一生都看不到海, 也吃不到海鮮, 這種味道絕對是獨一份餓稀奇。
獨一份的東西,只要600文,還附贈三十袋白麵餅, 這生意劃算!
跟748混了這麼久,大壯的肚子也有本小黑賬, 一看蔣亨這眼神就知道他在謀算什麼。
但他並不著急,因為綜合調味料裡雖然放了海腸味精, 但卻不像當初統爹給易不靜的那種純味精, 裡面大部分都是海菜粉、海米碎和鹽巴,海腸味精只佔很少很少的分量。
前兩者在海州都不值錢, 去碼頭便的市集隨便給點錢便能賣一大堆。鹽巴倒是官營,但沿海的鹽價原本便不高,出水的海物多少也都帶著鹹味, 成本十分低廉。
海腸倒是漲價了,主要是易不靜的軒福樓在大量收海腸,海州城海味坊市的食肆都在密切關注他的動向, 也跟著有樣學樣,導致海腸的價格攀升了一大截。
不過光收海腸也沒用, 海腸味精的製作方法被易不靜捂得死死的,城裡的幾家酒樓輪番派人刺探都沒摸出門道。
氣得海味坊和金純樓兩家的掌櫃在後廚雙雙罵街,說易不靜這小子之前是裝菜,其實手裡留了絕活,就等著宋王駕臨一鳴驚人呢。
“掌櫃的,那姓易的也未必是裝的……”
有夥計偷偷給掌櫃爆料。
“小的之前曾經看見過易不靜捱打,他燒的菜太難吃,還害人壞了肚子,嘖嘖,打得那叫一個慘……”
夥計說慘那是真慘,畢竟易不靜捱打不是一兩天,全海州都當笑話講了兩年。
“那你說他是怎麼回事?手藝怎麼一夜就好了?”
“掌櫃您還記得之前有個小子來咱們酒樓推銷什麼味料嗎?您說咱們金純樓有自己的方子就把他攆出去了,聽說他也去了海味坊。”
“說不定就是別人都不要,這姓易的收了,然後……”
夥計努了努嘴,沒再往下說,因為他發現掌櫃的臉色已經十分難看了。
他沒說的是,他現在十分懷疑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橋東村薛三郎,畢竟全海州第一個用上醬油的就是易不靜的軒福樓,還因此引領了湯牢丸的風潮。
薛三郎曾經來店裡推銷,但被掌櫃給攆出去了。當初他們以為攆的是個小雜碎,誰料人家其實是財神爺,只能說這就是命,人算不如天算。
同樣在算的還有薛大壯。
他們出發的時候帶了不少方便湯餅,一方面是不想浪費糧食,另一方面也是想運到邊城賺一筆快錢,做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