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全剛想笑著點頭,猛然間又覺得不對勁,不是你去龜茲你為什麼要飛著去!?
還有……去做弩坊錄事是怎麼回事?那橋東村醬園和酒坊誰來管!?朝廷又要派下來新的主醢和掌醞嗎?!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宋大全的心裡就是一沉。
這一年多,村裡的變化有目共睹,鄉裡鄉親的也都習慣了跟著仨兒的腳步做事。
仨兒是個有本事的,早晚肯定是要飛出橋東村。可畢竟是大家看著長大的娃子,有好事兒肯定都想著村裡是換個人來肯定沒這麼舒坦。
強忍著心裡的複雜,宋大全笑著先恭喜薛大壯升官。
“走那麼遠肯定是有重用,這個弩坊錄事一聽就是個好差,仨兒你這也是平步青雲了。”
平步青雲談不上,只是主線任務的要求,怎麼也得想個合理的理由去龜茲城。
“全伯你放心,我就走兩年。”
748拿出吏部的公文給宋大全看。
“這上面說了,兩年後我要是做的好,可以拔擢為正九品的署正,要是幹不好就還是從九品掌醞。”
“但不管幹得好還是不好,兩年後我還是要回來的,我的主醢和掌醞也多兼著,朝廷給我發三份俸祿。”
啥!?還有這等好事兒!?
宋大全聽的雙目圓睜,心裡那點複雜滋味瞬間煙消雲散。
兼得好啊兼得妙!你看朝廷裡還是有明白人的,知道仨兒對他們橋東村有多重要!
不過這樣一來,醬園子和酒坊就都要有人來管理,雖然朝廷還讓仨兒兼任,但他人都去了西域,村裡這兩處産業也得有人看顧。
這可是個好幾家!
宋大全立刻盤算起來,看看自家那兩個小子有沒有機會。
別的不說,哪怕是在醬園子或者酒坊學到一丁點本事也行。薛三郎是個有大智慧的,跟著他的腳步走肯定錯不了的。
像他這樣的想的人也不在少數,此刻來圍觀748飛天的一眾鄉親都知道了信兒,拉扯748的心思頓時淡了不少。
有正經事兒誰還追星啊,先想想薛三郎走了誰替他管産業。醬園就不說了那邊有朝廷派來的曲匠醬工,但是酒坊怎麼辦?薛三郎那些燒鍋誰會操作!?譚大郎那個兄弟不是回老家了嗎?
講真,748也真沒想著把小王爺李璡叫回來看酒坊,人家畢竟是天潢貴胄,不可能在橋東村這個地方窩兩年。
就像這一次,它也是準備把郯王李琮送回去。它都不在橋東村了李琮再留也沒什麼意義,高爐冶鐵回他的郯王府也能做。
它準備公開招募一批酒工,然後在其中選拔一個最適合的,作為這兩年它不在橋東村的代管人。
當然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它需要讓李璡先支援它一段時間。
人選它早就想好了,就把李璡身邊那個不怎麼說話的申侍衛,還有一跑步就喘大氣的楊廚娘派過來就行,這兩人在之前的找水大會中表現出色,748覺得他們是幹工科的好料子。
於是在京城的李璡便收到了這樣一封來信,信上748說自己要去龜茲城赴任,時間緊任務重,想請他派申侍衛和楊廚娘暫時接手酒坊的工作。
李璡:什麼!?薛三要去西域!?要找人接管酒坊?!
李璡:哼,那為什麼不找他!?這天下除了薛三,還有人比他李嗣恭更會釀酒的嗎!?
他不是長安城唯一不倒的小郎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