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薛三郎能不能不去啊!?他要真是在海上出了事,那絕對是大唐的損失。
他琢磨了一晚上,還是決定給父皇寫信彙報一下,他得讓父皇知道薛三郎的重要。
京城。
李隆基醉了兩天,再上朝的時候,宋王府“酒醉聖人,喝倒四王”的傳聞已經哄哄得全長安都是。
有些好酒的武官已經開始暗搓搓的打探,想問問小王爺從海州捎來的到底是什麼酒,怎麼天家五兄弟無一倖免,全軍覆沒了呢!?
關鍵宋王自己也倒了啊!
等著上朝的值房內,今天也是熱烈討論宋王酒的場面。
宋王:……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不過花奴的酒是真不錯,尤其是那個豉味大麴,喝起來回勁十足,口感的確十分出色。
他醒酒之後又嘗了五穀酒和燒刀子,但最喜歡的還是豉味大麴。雖然制備的過程不那麼體面,但他身為王爺原本也不需要全程觀看,讓人直接把酒呈上來就行了。
“王爺。”
太原郡公郭虔瓘揹著手踱了過來,臉上掛著客套的笑容。
他先誇了一番李璡孝順,然後又說李成器最近氣色不錯,人打老遠就看著精神氣兒十足。
畢竟是武將,誇起來用詞生硬,一看就是沒話找話,跟之前那群文官的風格完全不一樣呢。
李成器冷眼看著郭虔瓘尬聊。
其實他一打眼就知道對方想打聽什麼,這兩天類似郭虔瓘這種既熟悉但又不算很熟的朝臣他遇到過不少,無一例外都是先套近乎,然後問府裡的酒是哪兒來的。
李成器以前可沒有這待遇。畢竟他可是太上皇的長子,又曾經讓帝位給李隆基,朝中文武對他的態度其實還是有點保持距離的。
哼,這時候你們倒是想不起來跟本王避嫌了!
不過別人他能打發,但郭虔瓘不合適。
郭虔瓘出身太原郭氏,乃是朝中大將,曾護衛高宗泰山封禪,武週年間還曾擊破西突厥,攻克拔汗那,戰功赫赫。
對這位老將,李成器實在是拉不下來臉去拒絕,所以便也只能笑眯眯與他寒暄。
好在武將性子直,繞不了兩句便進入正題,郭虔瓘問李成器他喝的到底是什麼酒。
“是花奴在橋東村學的酒,用的是薛大壯的酒方。”
李成器現在都是大大方方地提名字。
反正自從他參本禦史臺之後,朝中上下都知道橋東醬園主醢薛大壯是他舉薦的,再怎麼避嫌也是多此一舉。
不如坦坦蕩蕩。
“噢,橋東村。”
郭虔瓘點頭,又開始打聽橋東村酒坊的情況。
李成器想了想,決定給這位右驍衛大將軍一個面子,親自送他一壇子五穀蒸酒嘗嘗。
這可不是他小氣,實在是他現在府裡也沒什麼餘糧——李璡送回來的酒都是有數的,除了那日被喝去大半的小麥酒,剩下的哥幾個誰都沒空著手回去,尤其是李老三,數他拿的最多,還美其名曰捎給太上皇的孝敬。太上皇都那麼大歲數了,能喝多少?肯定都是進了李老三的私庫!
不過心裡知道,李成器卻不能真跟弟弟們計較,畢竟他兒子送來好酒,他這個做爹的面上也有光。
是以等送走了四個弟弟,李成器再回庫裡一清點,發現一共就只剩下十壇子給他,其中有六壇還是弟弟們都不要的柑橘酒,是留給女眷們喝的。
李成器:……
是以沒人知道他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才勻出這壇五穀酒,真是下了血本了!
就這一壇子酒,回家李璡那小兔崽子還不知道要怎麼鬧!見天的說送回來的酒裡也有他的份,說得給他各留一壇子出來……李成器就想冷笑,你那個好三叔拉酒走的時候你怎麼不吭聲,你去宮裡找他要嘛!
所以他是不是得給薛三寫封信,提醒他今年的年禮得提前預備,最好送個三五船的蒸酒過來,不然真是不夠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