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兄弟四個也是一樣,醉倒的五弟非但沒能讓他們産生警醒,反而越發起了逞勇鬥狠的心氣兒,四人一口接著一口,誰也不讓誰。
然後就全軍覆沒了。
第二個倒下的是李隆基,他的狀態跟李業差不多,全程都沒有嘔吐,所以醉的速度也不相上下。
他是喝到兩盅半的時候醉的,不過彼時其餘三人得狀況也沒比他好多少,都已經七擰八歪不成樣子。
元氏帶人趕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狼狽的場面。
她用扇子扇著屋裡濃鬱的酒氣,皺著眉頭一臉嫌棄。
“怎麼都醉成這樣了!”
一旁的曹集大氣兒都不敢出一聲。
這要不是小王爺給送來的酒,他都要以為這是一場針對天家的刺殺行動了。陛下連著四個王爺全軍覆沒,一個漏網之魚都沒留下,這比當年的則天大聖皇後還狠呢!
呸呸,這話可不能亂說!
曹集想伸手抽自己嘴巴,冷不防對上了高力士的眼神。
他背後一涼,覺得自己剛才想的似乎都被對方看到,忍不住就打了個寒顫。
高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又身形偉壯,自己可扛不住對方一顆拳頭。
好在李隆基真的只是醉了,雖然醉的人事不知,可經宋王府的醫官檢視,倒是沒什麼大礙。
李家餘下的兄弟也是一樣,從李成器到李業,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伶仃大醉,不得不由宋王妃元氏出面收拾殘局。
好在兄弟幾個日常也會在一起飲酒作樂,宋王府對此等場面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很快便把幾位貴人給安置妥當。
忙了但大半天,元氏終於有功夫歇一歇,她端起茶碗坐在花廳,總覺得自己好像忘了什麼。
是什麼呢?
此刻,提著包裹在渭水碼頭探頭探腦的小王爺李璡:怎麼府裡的人還沒來嗎?
小王爺李璡在碼頭足足等了三刻鐘,到底也沒等來宋王府來迎接的人,只好自己帶著隨從進了長安城。
他一邊走還一邊琢磨府裡是不是發生了什麼變故,為啥他明明提前送了信和酒回家,就沒人過來迎一迎,難道是母妃騰不開手了嗎?!
一想到家裡出事,李璡就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趕車的僕從快一點。
就這樣一路風塵僕僕地趕回宋王府,府門口卻一切如常。門房見他突然出現還一臉驚訝,忙不疊開門迎人。
“小郎君回來了!”
李璡差點沒氣個倒仰,可不是他回來了嗎!?感情大家都不知道!
他氣沖沖地往府裡走,迎面正看見迎出來的親娘元氏。
元氏一臉歉意,看見兒子瘦了黑了更是滿眼心疼,忙不疊地上前一把抱住了兒子。
“可是回來了!我兒辛苦了!”
李璡委屈巴巴,任由娘親拍拍摸摸,半響才小聲問為啥府裡人都不知道。
“也沒聽說你要回來了。”
元氏詫異地說道。
“你父王收到你送來的一船酒十分高興,說是要擺個品酒宴請陛下和你幾位叔父。這兩日家裡都忙著整理你送來的酒,怎麼你之前就送信過來定了歸期?”
李璡:……
李璡這個氣啊。
他可不是定了歸期了嘛,信就跟著送酒的貨船一起帶進京城的,由押船的家人親自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