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日,748對熬夜制醅的李璡建議道。
“柑橘酒的操作比較簡單,出酒之後品質也穩定,適合新手。”
李璡抬起頭,天人之姿的臉蛋上掛了兩個大黑眼圈,雖然略顯憔悴,但依舊是個精緻小郎。
他撇了撇嘴,一臉被侮辱的表情。
“哼,柑橘酒?看不起誰啊!?娘們才喝那玩意兒,是條漢子就喝蒸酒!”
748:……
它覺得這位李小郎可能忘了,大唐的“娘們”都不太好惹,尤其是他們老李家。
聽說李家的女眷們就有不少都喜歡策馬飲酒,醉1駕打馬球的比比皆是。
看在李璡長了一張好臉,放狠話的時候有點反差萌的份上,748很大度地原諒了對方,決定不把他這番厥詞彙報到他親娘宋王妃那裡了。
是的,748已經透過曹集跟宋王妃建立聯絡了,在小王爺李璡入駐橋東村期間,748會定期以信件方式向宋王府彙報小王爺的近況,聯絡人為曹集,但信件實際是送到宋王妃元氏手裡的,因為宋王覺得自己巴巴等兒子的訊息有點丟臉。
如今宋王府和橋東村只見的書信往來已經成為常態,“薛三郎”之名在宋王府也如雷貫耳。
元氏還挺喜歡薛三這個小郎君的,這孩子的文字樸實無華,但卻能讓人還原出真實的場景,如人親臨。
宋王也很愛看748的來信,他對信上提到的“蒸酒”、“豉味大麴”、“酒精”十分感興趣,薛三說他兒子最近在學釀酒,還蒸出了一鍋燒酒,李成器就等啊等啊等啊等,等了好久也沒等到兒子的孝敬。
“這臭小子!肯定是玩的樂不思蜀了!”
這一日李成器在府裡跟元氏抱怨。
“走之前不是叮囑過他嗎!?這次出去也不是遊玩的,他得寬慰寬慰嗣直李琮)。他可倒好,光顧著自己快活了,走這麼久信也不知道寫回來一封,果然兒女都是債!?”
正說著呢,忽聽門外有曹集來報,說陛下召王爺即刻入宮。
李成器:!?
李成器這心裡忽悠一下,心說這又是怎麼了?今天是旬休日啊,這大晌午的叫他入宮幹什麼?
“誰來傳的話?”
“是高總管。”
高力士來的?
李成器連忙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問曹集,說高力士還說沒說別的?
“倒是說了一句……”
曹集想了想。
“說剛才陛下收到了橋東村的信,便宣召您入宮覲見,別的再沒有了。”
橋東村的信?
李成器的腦子飛快地轉動了起來。
自從兒子去了橋東村,薛三就定期給王府寫信彙報情況,信上寫的基本都是兒子的日常。
這薛三機靈的很,知道他們夫婦掛念兒子,便用這種方法安他們的新,也讓他們知道橋東村的近況。
想必同樣的信他也寫給宮裡了,畢竟郯王也是三弟的親子,當不當太子都割不斷血緣,陛下也是一顆慈父之心。
“曹集,咱們府上今天收到橋東村那邊的訊息嗎?”
聞言曹集回憶了一下,然後搖頭。
“王爺,今天沒有橋東的信,也沒有東西。”
那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