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夾起一塊片好的鴨肉,在甜麵醬裡蘸了一下,然後放入口中。
首先讓楚留香感受到的還是那股濃濃的鴨肉味道,輕輕咀嚼,鴨肉肉質鮮嫩,爽滑,而金紅色的鴨皮則被烤得酥脆。
隨著咀嚼,鴨肉中的油脂不斷溢位,隨著油脂的溢位,一股特有的醇香味道開始在楚留香口中瀰漫。
這種醇香是油脂的芳香加上烤制時候所用的松樹葉子的特有芳香的混合,在酥脆鴨皮之中,還散發著一種讓人非常喜愛的淡淡甜味。
這甜味是來自蜂蜜,老人對楚留香的感受做了一點補充。
老人解釋,如果宜良烤鴨不用蜂蜜和烤制時候不用松樹的葉子,根本就烤不出正宗的宜良烤鴨。
松樹的葉子在雲南也叫松針,更多的人喜歡叫松毛,發音為“松貓”。
戰士們一邊吃著烤鴨,一邊聽著老人對製作過程的詳細講解。
“大爺,這宜良烤鴨非要用本地生產的本地鴨嗎?”
“應該是的,至少現在沒見到有什麼鴨子烤出來比本地鴨子好的,以前法國人曾經找來好多鴨子來這裡烤,都無法與本地烤鴨相媲美!”
譚秀才聽完老人家這樣的解釋,也就不再問,轉而開始問本地鴨怎麼養殖的;
同志,你對養鴨感興趣嗎?“哦,主要是感興趣,我喜歡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我看得出你這位同志是非常有學問的,不過我知道的這些都是鄉下人自己琢磨的,沒什麼好記錄的!”
“大爺,你錯了,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偉大領袖一直教導我們要跟人民群眾學習!”
“哦,偉大領袖也說過?這我不知道了,不過我們開會我見過他們的照片,他們是好人啊!”
“這鴨子烤得真好,鴨肉與鴨骨頭在口中自己就會分離,這怎麼做到的?”
“哈哈,這位同志內行啊,吃出宜良烤鴨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地方了!”
老人看著蕭石逸,不斷地誇獎著;
“宜良烤鴨一大特色就是能做到鴨肉在烤制的過程中與鴨骨實現分離,只需要輕輕地,就可以把整塊鴨肉撕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雲南人喜歡砍成一坨一坨地吃的原因了!”
“就是因為這骨肉容易分離,所有一大坨鴨肉只需要輕輕地就可以得到一大坨鴨肉,所以雲南人才不喜歡吃烤鴨片著吃!”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才是雲南人的風格,這種風格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從我們雲南人這是美食就知道並不是胡亂吹噓的!”
郝世傑聽聞,夾起砍成一坨一坨的鴨肉,這是要肉背部的一塊地方,肉少而骨頭多。
他放入嘴中,果然,他只需要輕輕地用牙齒摩擦幾下,肉與骨頭就開始分離了,只是背部有少許幾根沒有完全分離,但這並不影響什麼,郝世傑用牙齒輕輕一咬就斷了。
“是啊,骨肉真的很容易分離啊!”
郝世傑用他親身經驗證明了老人所說不假。
其他戰士聽聞,也都夾起了一塊,果然如郝世傑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