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姐,這就是你說的餌塊嗎?”
倪不小望著田蓮採購回來的幾大框,用大米制成的一塊塊非常硬的餌塊問道;
“是的!這就是雲南各族群眾都喜愛的餌塊!只要有火,燒、烤、煮、蒸、炒、油炸、紅燒、黃燜等等,你能想到的烹飪方式,都能用來做餌塊”
“小倪,聽說過雲南十八怪沒有?”
“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就是關於雲南比較有意思的十八件事情!”
“大姐,說說看!”
正在客棧院內搬運物資的譚秀才似乎又發現了有趣的事情,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掏出小本子;
這幾天他從田蓮大姐那裡知道了不少關於雲南的逸聞趣事,記錄了不少;
“雲南十八怪其實是抗日戰爭時期啊,很多外地人來雲南之後,逐漸總結出來的,還是蠻有意思!”
“大姐,快說說,那十八怪?”
“這十八怪,有順口溜,我想想啊!”
其實很多雲南人要完整地說出雲南十八怪還是比較困難,大多數能數到10怪以後就相當不容易了;
但這並非不是說他們不知道,其實雲南人能說出很多,比十八怪要多,但突然侷限在這十八怪中,一時間也無法說清;
“田姐,要不我來說?”
此時田蓮地下工作組的一位同志,自告奮勇;
“哈,小李,快說!”
田蓮想都沒想,就讓這位她稱呼為小李的同志趕快說;
見到田蓮同意,小李從院中拿起兩塊用於燒火的木柴有節奏的敲了起來:
哎、哎!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
袖珍小馬多能耐,揹著娃娃再戀愛;
四季衣服同穿戴,長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
石頭長在雲天外,這邊下雨那邊曬;
雞蛋用草串著賣,火車沒有汽車快;
和尚可以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
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菸袋;
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
聽完小李如快板般的演繹,譚秀才手上的筆寫得那是快啊,小李說完,他就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