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差一刻,演習指揮部前空地;
在第一天演習中存留的30支炊事班隊伍集合完畢;
這次他們面前不在是一塊記分牌,而是有一排桌椅與凳子;
他們被通知,省軍區陳司令員要與大家見面;
在剛才的班務會上,楚留香讓炊事班計程車氣再一次振作了起來;
而且對於如何拿到本次演習的第一名,他們更加清晰,鬥志更加昂揚,炊事班達成一致;
要輸也要輸在前往第一名的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自己,看低自己;
別人很優秀,但是我們更優秀!
班務會只進行了五分鐘,這是楚留香炊事班的一貫風格;
班務會如果超過五分鐘,每超出一分鐘,炊事班全體戰士做100個單槓大回環。
散會之後,楚留香安排了郝世傑、方寶玉、倪不小還有譚世宇去打聽剛才計分板上前十名的炊事班資訊;
這次打聽他們非常順利,因為那些被淘汰的炊事班戰士都非常熱情的跟他們說了他們所知道的一切。
最後不僅是前十名打聽的清清楚楚,當初楚留香認為時間不夠,就暫時放棄打聽的其他炊事班情況也摸的清清楚楚;
隨著戰士們熱烈的掌聲,陳司令員還有水龍大師等開始進場入座;
當首長們落座完畢,演習總裁判長來到戰士們面前;
他並沒有介紹在座的首長與任何人,而是直接宣佈了第三輪演習規定;
演習第一輪就是一開始的食材選擇,那輪就淘汰了18支炊事班;
第二輪就是昨天的午飯與晚飯保障,這一輪淘汰了30支炊事班;
“省軍區後勤保障演習炊事班比武大賽第三輪第一回合比賽內容:炊事班白案炊事員做餃子,炊事班白案協理員做清水面!”
聽見總裁判長魏子云宣佈第一回合比賽是餃子和麵條的時候,很多戰士不覺笑出聲來;
確實,戰士們對這兩樣東西都十分的敏感,因為這兩樣東西代表著一位中國軍人的軍旅生涯;
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一個是喜悅,一個是悲傷;一個是鐵血,一個是永恆。
中國軍人真正的軍旅生涯開始於一碗細細的麵條,結束於一碗大大的餃子。
麵條,部隊叫“迎新面”、“下車面”、“紮根面”,叫法因為部隊、軍種、地域等原因,各不相同;
餃子,卻一致被叫做“滾蛋餃”,這名字不分部隊,不分軍種,不分地域。
麵條,是因為抵達部隊的新兵,一路風塵僕僕,早已飢餓難耐;
此時,一碗細細的麵條不僅能讓新兵吃飽肚子,還不會造成吃多了而產生消化不良的情況。
餃子,是因為即將遠行的老兵,多年未有回家,思鄉之情濃烈;
此時,一碗大大的餃子不僅能讓老兵肚子抗餓,還寓意一路順風馬不停蹄地回到久違的故鄉;
總裁判長並沒有因為戰士們的笑聲而被打斷講話;他非常清楚戰士們笑什麼!
“比賽規則:兩支炊事班進行3回合擂臺比賽,總分輸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