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麼?
是一堆無機物非常巧合的排列組合成有機物,繼而又組合成為了生命。
原子組合成為了分子,分子又組合成蛋白質之類的有機物,緊接著有機物又組合成細胞,細胞組合成了組織,繼而有了各種功能的器官,再相互配合形成了系統,然後,組合成了個體。
人類這個個體又組合成為了群體,眾多人類就是社會。
這種種的巧合下來,幾乎完全違背了宇宙中的一個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熵”,指的是混亂的程度,增,就是字面意思,兩者組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混亂在不斷的增加的意思。
這條定律揭示了宇宙萬物都是一直在從秩序走向混亂,是不是聽上去非常的奇葩?
熵增在我們身邊經常見到,小到玻璃杯摔碎後很難還原成它的初始狀態,那個原本是擁有著秩序的完整玻璃杯形態。
亦或者是常說的覆水難收,大到核彈爆炸太陽風暴什麼的都是熵增的變現。
那麼,又回到最初生命的形成。
讓一堆雜亂無章的原子井然有序的形成各種分子,然後這些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混亂分子又形成了有著特殊秩序的蛋白質等有機分子物質。
這裡面難道是符合熵增原理?
那麼再讓有機大分子組合成細胞,又組合成組織,器官,系統,直到成為一個生物個體。
這其中怎麼可以僅僅就用一個巧合來概括?
更別說人類的個體還形成了擁有秩序表現的社會來。
這種情況就好比刮颱風之後捲起一堆垃圾然後恰巧組成了一艘復聯裡面巨大的空天航母來,不,組成生命的巧合可比這還難實現多了。
所以說在熵增原理之下,出現生命可不只是運氣那麼簡單了。
那麼既然適用於整個宇宙的熵增原理到生命這裡就不起作用了,是不是還有著另外的定律在其中影響著?
如果真的沒有別的定律支援,光憑藉運氣,估計整個宇宙大爆炸個幾千幾萬次都不一定會出現一次這種巧合。
可是,就是這樣,最奇蹟的事情發生了。
原子組成有秩序的分子,分子再組合成遵循一定規則的蛋白質等有機物質,緊接著又是細胞出現,到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然後是社會。
這一連串的奇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現象——“湧現性!”
當一定量的事物遵循一套規則運作,那麼它們就能在宏觀的尺度裡面無中生有的新增了一些新的屬性。
而更加神奇的是,哪怕怎麼研究這些一定量的事物,都無法找到它與宏觀中表現出來新屬性有任何的關聯。
我們知道了水分子的結構和組成,但僅僅從這些結構組成裡面就可以推論出水分子在宏觀的尺度中所表現出來的屬性麼?
你可以光盯著水分子那米老鼠腦袋一樣的結構就知道它可是變成海嘯,變成雲,變成冰這些宏觀尺度的表現麼?
那麼,再進一步,從宇宙觀測描繪出來的星雲圖片中,稍微渲染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在引力作用下毫無規則可言排列而成的星雲,星系,它們的結構赫然就與人類的腦細胞神經網路極為的相似。
那麼,誰可以透過這些星雲結構來推匯出整個宇宙在更高的緯度上其實是一個超個體,甚至是可以表現出獨特的智慧呢?
這種最神秘的現象叫做“湧現性”。
它讓生命的出現從無數個可能中才會出現那麼一個必然中成為了一個看上去極為巧合卻是百分百必然的奇蹟。
但是,
奇蹟有大有小。
宇宙中會出現湧現性是必然的。
但出現的形式也不同,那麼,最後形成的超個體也是極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