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的情況在千夜上位後,正在快速的發生轉變。
千夜在扛著鋤頭到處挖他國人才。
反正忍界又沒有所謂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
即以全民族意識所構建的國家——民族國家放在前世出現的時間也非常晚。
在這之前,人們實際上奉行的是‘郡國制’。
更準確的說,是郡國制的前身分封制和郡縣制。
人們只會把自己出身的地方看做自己的家鄉,保衛桑梓就是這麼來的。
出了家鄉,就不是保衛家鄉的軍隊了,而是名為軍隊,實際上是劫匪.....
兵過如梳,匪過如篦也就是這麼來的。
因為以前的人只把自己出身地方,及周圍區域視為家鄉,他們把其他地方的人視為‘外國人’。
所以鄉黨一直是個嚴重的、也無法有效改善的問題。
直到民族國家的出現,這一情況才得到了改善。
我們從小接受著這些觀念,所以在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時,才會對那些人才的跨國流動感到不解。
忍界現在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情況很相似,是完全沒有這個概念的。
所以,千夜挖人的行動進行的非常、非常順利。
事實上,現在都不用千夜去挖人。
每天都有人主動來投。
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原生國得不到重視。
人才是可以被定義的。
在忍界,懂發明、懂技術的人不叫人才。
叫臭工匠。
真正的人才,還得看他們貴族老爺,以及那些能夠讀懂老爺心意的狗。
風花雪月、詩詞歌賦、人情世故、酒場不倒、熘須拍馬,和這些沾邊的才叫人才。
在原生國家不被重視,毫無前途與錢途,在火之國、在木葉,卻會成為一個香餑餑,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都會做出選擇。
故而,從最開始千夜還需要主動讓鴉部去挖人。
但這樣的效率很低下。
因為鴉部就這麼多人,只能挑選幾個重要目標。
後面,千夜為了提高效率,許諾這些挖來的人才,他們每為木葉帶來一個人才,就有貢獻可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錯,又是貢獻體系。
不管是平民還是忍者都能受益匪淺的貢獻體系。
這些被挖來的大牛紛紛出力,又挖了一大批。
忍界科研圈子就這麼大,到最後,大家都知道了木葉的好。
自帶乾糧來投靠啊。
對於這些自行來投的,千夜同樣也給他們打入一筆貢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