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丘縣...一輛奢華的馬車正慢慢的走在官道上。
而在官道的兩邊,埋伏著一群手拿鋼刀的賊人,就在這兩奢華的馬車到達了這些賊人的埋伏地點的時候,立即這群賊人跳將了出來喝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
後面的買路財還沒說完,只聽裡面傳出一個笑聲道:“三百萬兩夠不夠?”
“三...三...三百萬兩?”那位喊話的賊人差點沒有咬著舌頭,跟著他就看到奢華的馬車中露出一個笑盈盈的中年人腦袋。
向空...趙王旗下三大謀士之一,這位向空最強的就是口才,還有合縱連橫之術,如果是在統一的國家之中,合縱連橫之術或許派不上用場。
但是在此時的晉國,王國林立,戰爭不絕,合縱連橫之術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除了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遊說無處不在,大國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關係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合縱連橫,在現代大國外交、商業依然佔據重要地位,大國橫強爭奪資源,小國合縱不懼強權,雖登不上大雅之堂,卻也如野草一般頑強。
古代最出名的合縱連橫之術就是蘇秦,這個傢伙一開始是去秦國,想要謀個一官半職,可是秦國是以法治國,蘇秦不但沒有得到官職,反而被人奚落。
這讓蘇秦氣惱不已。
他回了老家,跟著開始分析和了解了各國的實際情況,最終給自己樹立了目標。審時度勢之後,最終選擇了位置偏遠和實力很弱的燕國。
這次到了燕國的情況與之前大有不同。蘇秦首先就為燕文侯分析了當下燕國的處境,當時的燕國與秦、趙兩國相鄰,然而這兩個大國此時正對燕國虎視眈眈,然而燕國又是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弱小的。
如果憑藉武力的話,燕國必定是要吃虧的,哪怕是實力不如秦國的趙國都有可能單獨打敗燕國,然而雙方此時沒有動手,也只是出於利益考慮,不希望彼此得到燕國。因此燕國要首先為自己考慮,或許可以考慮因為燕國和趙國相鄰,雙方可以考慮聯合,兩方的兵力加起來,對抗秦國的勝算就大了許多。
燕文侯覺得十分有理,同時十分賞識蘇秦,又想到了燕國缺少人才,便封蘇秦為相,同時派他去其他各國遊說,找到其他同盟國。於是蘇秦先來到了趙國,對趙王進行了遊說,對當時的形式做了詳盡的分析的同時權衡利弊,趙王聽後覺得這樣的分析之後,覺得十分有理,同時因為畏懼其他國家的威脅,避免其他國家對自己的威脅,趙王採納了蘇秦的建議。蘇秦的聯合六國從這裡便開始了。
成功遊說了燕國之後,蘇秦又繼續去到齊國、魏國、楚國、韓國等諸侯國,蘇秦在面見這些國家的君主之時,他作用了遊說燕國君主的方法和各國君主詳細分析了當下的局勢,並因此提出了六國聯合的縱橫之術。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最後建立起來了以楚國為首的七國抗秦聯盟。
雖然最後六國抗秦失敗,但是蘇秦卻是成功的。
.........................
“大王...你有兵三千,打入壽國攻下一座縣城絕不是難事,跟著守好壽國的縣城,等我趙國軍隊一到,你就撤離,事成之後,壽國的縣城給你三十萬兩白銀。”
“不是三百萬兩嗎?”坐在大堂上的黑臉大漢甕聲甕氣的問道。
“當然有三百萬兩!”向空微微一笑道:“蘊城,三百萬兩,只要大王敢去,我定讓大王成為先鋒。”
“額...!”一個尷尬,黑臉大漢無語的道:“那是壽國都城,我三千人連給對方塞牙縫都不夠,我還是打壽國縣城吧,不過,三十萬兩,總要給點定金吧,要不然,我真打了,損兵折將,你們卻來一個死不承認,那我不是太冤了。”
“當然...只要大王同意,我會很快送上三萬兩白銀,不過,大王要想清楚,只要大王同意了,就必須要履行。”向空還是帶著微笑,不過,此時的微笑卻有些冷厲。
“我說一不二,你給了定金,只要你給我個訊號,我們就會去攻打壽國的縣城,跟著等你們趙國的軍隊來,就讓給你們。”黑臉大漢很義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