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我們要找的會造紙術的人,已經找到了。”
第二天的早上,餘夏就在自己的家中接見了齊要術,見到餘夏之後,齊要術那是立即就激動的跪了下來喊道:“草民齊要術,拜見公子,公子活命之恩,齊家上下感恩戴德,只要公子一聲令下,齊要術願為公子效死。”
看著齊要術那激動的樣子,一邊的方清華笑道:“齊要術是公子落櫻臺第三次招募的工人,現在正在公子的水泥廠上班。”
“啊...!”終於餘夏也是懂了,這是第三次招工的青山周邊的工人,這些人是餘夏最鐵桿的支持者。
“請起,請起,齊師傅。”餘夏馬上第一時間將齊要術給扶了起來。
“多謝公子...!”被餘夏扶起來後,齊要術激動的臉色通紅。
跟著齊要術被餘夏請到了亭子中,餘夏對邱小麥喊道:“小麥,上三碗冰鎮酸梅湯。”
這冰鎮酸梅湯,算是我國古代的可樂,很早的時候就有記載,很多帝王更是每天都要喝,等酸梅湯上來,餘夏示意方清華和齊要術一起喝,等喝完了再談事情。
方清華還好,因為畢竟和餘夏接觸多了,他知道餘夏為人親和,但是齊要術則是第一次見餘夏,對餘夏待人接物的親和,那是感動不已,一口將酸梅湯給幹了,跟著他立即就向餘夏下跪道:“請公子給草民看一看竹紙造法。”
看著齊要術,那迫不及待就要工作的樣子,餘夏也是點點頭的莞爾一笑,他需要這樣的人,再次扶起了齊要術,餘夏道:“好...那就先談工作。”
........................
餘夏的竹紙製作法,從選料到成紙共有15個環節、72道工序,生產流程完全與明代《天工開物》所載的工序相合,用料講究,生產工藝複雜。
所以說餘夏需要一個專業的人士,雖然環節和工序都寫清楚了,但是到底實物是什麼樣,餘夏沒有造過紙,他是不知道的。
譬如竹紙的原料是竹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竹子都可以,它必須是嫩竹,裁成約2尺長,紮成整齊的竹捆也可剝去竹皮、使製出來的紙張更潔白細膩)
跟著將成捆紮好的竹子被放入池塘中浸泡。據《天工開物》中所載古法,要浸泡100天來讓竹子褪去粗殼和青皮,這一工序被稱為“殺青”。後來發展出用石灰加速“殺青”的方法,先按一層石灰、一層竹子的順序層層壘疊,然後在水池中加水。
這水池的大小,還有加水多少,也需要一位真正的造紙人才可以清楚,當然了,餘夏也可以試驗,但是如果試驗的話,就讓時間拖的太長了。
後面還需要將浸泡好的竹子壓榨去水,整理為捆狀。
跟著瀝去水分後,再用柴灰漿過,之後放入釜中,按平表層後平鋪一層稻草灰。不斷用開水淋在竹漿上,在高溫下讓竹漿質地變得更加細膩。
將浸泡好的竹子納入窖中、每層蓋澆礪灰水鹼水)發酵,約個把月後取出。
浸泡工序結束後,將竹子撈出進行清洗,洗淨雜質和已經褪掉的粗殼等。選揀去除嫩竹中的雜質糙物。研磨已經打散的纖維,直到成為漿狀。將浸泡並洗淨的嫩竹臼成粉末狀,放入紙槽,加水稀釋即成紙漿。用清水浸泡龍鬚草紙漿料,竹簾抄紙,熟練工匠可日抄千張。
用木槽盛放處理好的紙漿,以竹簾在木槽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於竹簾上面,其餘之水則由竹簾之四邊流下槽內。然後將簾覆過,使溼紙落於板上,即成張紙。如此重複蕩料與覆簾步驟,使一張張的溼紙疊積上千張,然後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
將抄好的紙張壓榨去水之後,再進行分紙。將己壓榨去水的溼紙分離並烘乾。最後雪白的紙張才會出現,看著是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不是內行你根本就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