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
餘夏的住處,餘大猛和丁大山分坐兩邊,兩人帶來了慶城兵犯青山城的訊息,餘夏有點詫異,所以追問了一句。
這個時候,餘大猛再次稟報道:“公子,慶城大司馬兵發一萬二,三日之後將抵達我青山地界。”
等再次聽到之後,餘夏的眉頭一皺道:“這慶城大司馬腦子壞了,為了一個賀家,他敢將自己的兵力全部放出?”
“公子...現在不是管對方腦子壞沒壞的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應對?”丁大山小聲的提醒。
“嗯...我知道,軍部是什麼意見?”餘夏將問題踢回給了軍部。
餘大猛站起身抱拳道:“公子...軍部的意見是準備野戰,不讓敵人到達我青山城前,在邊界就直接將對方給滅了。”
“那樣會有傷亡的?”餘夏有些擔憂。
一邊的丁大山抱拳道:“戰場裹屍,是每個軍人的願望,而且為公子戰死,更是無上榮光,我們軍人總不能因為怕死就一直躲在城中。
野戰也必須要經歷的,雖然直接面對他也許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是萬死換主威,我們死得其所。”
“萬死換主威...?”餘夏細細的咀嚼了一下這句話,跟著道:“好...我準了,一級戰備,這次我們邊界擊潰敵軍。”
“諾...!”丁大山和餘大猛下跪接餘夏的鈞令。
.........................
戰旗獵獵,一條超過萬人的行軍隊,正在前往青山城的路上。
這就是慶城來攻打青山城的軍隊,這次帶領這萬人的將軍名叫祖兆清,就是祖文城的二叔,祖家一門共有八位將軍。
祖父祖大昌更是晉國十三位上將之一,只是可惜的是,祖大昌已經因為傷痛戰死了,所以他的後代也遠離了大都,在諸侯王的手下為將。
祖兆清...善於謀劃,為人忠勇,曾經是刑王的左膀右臂,當年祖兆清被刑王拜為上將軍,統領刑王手下全部兵馬。
跟著刑王屬地爆發農民大起義,刑王想要安撫暴民,不過作為刑王手下主將,本該支援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祖兆清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殺降。
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
其實如果瞭解起義軍這些暴民的特色,大家都清楚,起義軍就是烏合之眾,這些人的投降基本就是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
看看明朝就知道,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這種詐降。由此可見,祖兆清在這方面是頗有先見之明的。
只是這樣的先見之明還是得罪了刑王,隨後祖兆清被罷用。
跟著回到了老家慶城,而一年之後,一股農民軍由於頂不住晉國官軍的壓力,向慶城突圍。祖兆清親赴慶城城樓,指揮會戰。
與慶城城主和大司馬管星文一起圍剿農民軍。雙方在城樓前激戰數十次,農民軍損失慘重,首領可天被斬殺,部將白廣投降。
祖兆清命令屠殺四百人,剩下的皆遣散。
也因為此戰,大司馬管星文為祖兆清求情,最後祖兆清被再次啟用,不過,已經不是上將軍,而是慶城將軍。
好在祖兆清為人名利心不重,欣然接受,打造自己家鄉的軍隊,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管星文對軍隊剋扣的太狠了,不過,就算是這樣,慶城一萬二千計程車兵,比其他的城池計程車兵還是要強上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