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多了...?”
甕城外的竹棚中,童心萍將自己這幾天的被騙的遭遇都說給了她的師兄武棹聽,武棹細細的聽完之後,又追問了一句。
“就這麼多了。”童心萍撅著小嘴道:“要是被我再次見到那個傢伙,我一定割了他的舌頭。”
這邊武棹一個無語道:“你看看你,暴脾氣又出來了,這裡是青山城,有侯爺做主,你給我收斂點。
好了...事情的經過我是知道了。
你應該是被一群騙子給騙了,現在你和我回家去,我要給你見過的騙子畫像。”
模擬畫像...這是一種刑偵手段,一般指的是在有目擊者參與協助調查的案件中,透過目擊者口述,工作人員透過畫筆、模擬畫像專用軟體等來描繪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如果這張肖像達到與犯罪嫌疑人50以上的相似度,即可用來摸排、張貼,作為一個有用的線索使用。
我國最強的一位模擬畫像專家叫做林宇輝,在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中,林警官透過打滿馬賽克的失真影象繪製出人臉,並從48個人中找出畫中人。
當然了,這個手段古代很早的時候也在用了,傳說中楚平王要殺伍奢全家,次子伍子胥逃脫。於是,楚平王命人將伍子胥的畫像張貼於城門緝拿,這便有了伍子胥過昭關一夜之間白了頭的故事。
基於人類相互識別的本能,古代執法者在偵破案件時,首先選用了人的體貌特徵。《秦簡封診式》中的“賊死篇”記述了一起他殺案件的現場勘查報告,其中就有關於屍體的身長、膚色、髮長、疤痕等體貌特徵的描述。
畫像捉拿逃犯有記載的是在唐宋時期,官府在緝拿罪犯時開始利用體貌特徵,當時遇有逃犯,官府便開具“海捕文書”,上面除寫有逃犯的姓名、年齡、籍貫和體貌特徵外,往往還配有逃犯的畫像,即“畫影圖形”以便官民辨識和緝拿。
武棹說要帶童心萍回去畫像,是因為武棹其實也是一位畫像高手,如果沒有一點的能力,武棹怎麼可能會坐到廷尉這個位置上。
不過,這個時候童心萍卻擔心的看著正在熟睡的自己母親道:“師兄,那我母親怎麼辦?”
看著童心萍那孝順的模樣,武棹笑道:“你就放心吧,這裡有專人護理,侯爺宅心仁厚,師母在這裡很安全。
倒是你不要長期的待在這裡,小心自己也染上瘟疫,雖然現在瘟疫有藥物治療,但是何必受這個罪,你就和我一起回家,每天來看望一次師母就夠了。”
“真的有人護理?”童心萍再次確定的問道。
“放心吧...我還能騙你。”
得到了武棹的兩次肯定,童心萍才依依不捨的跟著武棹離開了這裡,兩人一起走進了青山城,越過東西兩市,很快就來到了青山城的第二區域,也就是住宅區域。
武棹現在在青山城的工作是去山上挖礦,一個月五兩銀子,而五棹的妻子也進入了毛絨玩具廠,一個月三兩銀子。
兩個人加起來一個月八兩銀子,在第二區域中租了一間兩室一廳,一個月只要付兩錢的房租。
現在雖然武棹和妻子過的不像以前那樣的奢侈,但是卻過的十分的舒心自由,武棹是一位武人,他喜歡青山城其樂融融的感覺,他不喜歡那種生硬的僅靠出身論的階級關係。
“敏兒...快點來看,我帶誰會來了。”
推開自己家的門,武棹就露出了笑容喊起了自己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