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周紹,王協,劉毅衝四人吃完飯之後就被帶到了住的地方,四個人並沒有住在一起,而是要四個單間。
不大的一間單間,大概有三十平方米那麼大,房間收拾得十分整潔,牆角邊放一張簡單的床鋪,一頭是棋盤格花紋的帳幔,另一頭就是粉刷的十分潔白的牆壁。
地下是水泥地,真是一塵不染,門前對著街道,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流,窗戶上掛滿了從籬笆上,溝渠邊和田野間採來的鮮花。
隨著微風慢慢的散發著好聞的香味。
這裡對於那四位寒門學子來說就是天堂,和他們以前住的地方真的是太不一樣了,跟著所有的寒門學子就被落櫻臺給折服了,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理由不喜歡這裡,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真的,落櫻臺他們不想走了。
只是這四位寒門學子被折服了不想走了,落櫻臺上孩子們的噩夢卻來了。
.......................
“鐺...鐺....鐺...!”
下班的鐘聲響起,所有落櫻臺的工人帶著開心的微笑回家,但是就在此時,一大爺告訴了大家一個激動的訊息,那就是公子準備了很長時間的學堂就要開辦了。
所有五到十二歲的孩子都要去上學堂,不能再在山上野了。
這個訊息讓很多落櫻城的百姓都欣喜不已,因為在晉國讀書人可是一種非常高大上的稱呼,是一個非常體面,非常有地位的群體。
誰家要是出個讀書人那可是光耀門楣的事。
讀書人一旦取得功名可以免賦稅和徭役,就是見了官員都不用跪,哪怕遇上土匪一般也能安全脫身。
據說晉國的一位才子曾經在路上遇到劫匪,差點被劫匪給殺了,但劫匪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才子馬上畢恭畢敬賠禮道歉,放他回去。
晉人為什麼如此敬重讀書人,一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晉國是等級社會,社會階級等級森嚴。晉國的階級主要分為士農工商四等,排第一的就是士,也就是讀書人。讀書人不僅能享受種種特權,還能當官,一旦金榜題名那就發達了,就步入了統治階層,因此讀書人的地位自然要高人一等,受世人尊敬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此時的生產力低,教育落後,讀書識字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讀書人非常金貴。
如果一個村沒有一兩個讀書人,平時辦私塾、寫信、記賬等寫寫畫畫的都得請讀書人來做,不管在晉國哪個村、哪個大戶要請個先生那可是了不起的事,誰也不敢怠慢,都得對先生客客氣氣。
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物以稀為貴,不像現在滿大街都是大學生,讀書人多了自然就不值錢了。
第三,晉國講究尊師重教,重學風氣非常高,讀書是一種非常高尚的事。在晉國也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讀書是最被官府和社會推崇和認可的事,所以讀書人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補充一點,晉人迷信,認為讀書人就是天上的文曲星,是不能得罪的。
他們把讀書人視為神明,畢恭畢敬,連土匪山賊對他們都很尊敬。
劫匪們多出身草莽,他們對讀書人存在深深的敬畏,要是有個讀書人願意留在山寨入夥那是燒高香的事,讀書人要是不願意留下他們也不會為難,畢恭畢敬的送下山去。
萬一得罪讀書人,別說官府不答應,就是他老孃和老爹這一關也過不去,非用鞋底子抽死他們。讀書人惹不起啊。
有這麼多的好處,你說誰家不想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讀書人,所以一聽說公子的學堂可以開課了,所有的落櫻臺百姓那是歡欣鼓舞呀,全部開心的大喊感念公子恩德,跟著就跑回家將這個訊息告訴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