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等李語汐見到李葳蕤之後,將自己想要將肥皂和香皂並且包括豆芽菜的製作方法收歸朝廷之後,李葳蕤露出了驚慌的表情。
看到自己妹妹的樣子,李語汐道:“你放心,朝廷會用一千兩銀子買下這些製作方法,有一千兩銀子,你的那位朋友餘夏,就可以搬到城裡來,這樣可以衣食無憂。
而且你們還可以在一起玩耍了。”
“可是...可是...姐姐...餘夏養了很多人,如果朝廷將餘夏所有的東西拿走,那跟著餘夏的人都要失去溫飽。”
“他還養了人?”李語汐眉頭一皺,要知道養人可是犯了朝廷的忌諱,因為很多起義軍或者也叫賊匪都是透過一開始的養人,跟著慢慢的壯大。
可以說你私自養人等同於有造反的嫌疑。
李葳蕤不懂這些,她點點頭道:“是的...養了好幾千。”
“好幾千...?”李語汐更加的驚駭了起來,要知道一般豪強養個一兩百人都已經是朝廷不允許的,因為晉國吃過這個虧。
大概五十年前,晉國的朝政出現了腐敗,晉國皇室為了填補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不斷提高鹽價。
為了養家餬口,一位名叫張鬱的男人,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這時候還算是朝廷的鹽丁。
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鬱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賣給當地的富戶。
在鹽場幹活的鹽丁們嫌工作太苦還不掙錢,於是共同推舉張鬱為首,開始造反,張鬱偷襲佔據了高郵,自稱“鬱王”,國號“大周”。
在封建時代,販鹽是暴利,有利潤的地方,自然有膽大的人去追逐。
販鹽能快速積累財富,同時又被政府打壓,所以一般都會積聚起一批武裝,在政府逼得緊的時候一般也對百姓壓榨的緊),直接拉起起義的大旗,開始對抗封建統治者!
肥皂和香皂其實也是暴利,這個餘夏養了幾千人,他的目的是什麼,他想要做什麼,這就讓李語汐皺起了眉頭。
好在這個時候,林承佑說了一句:“上將軍,其實餘夏養了幾千人是事實,但是他養人也是必須的,因為肥皂和香皂需要大量的人手,如果沒有人的話,就無法做出來。
剛剛蕤兒說的養人,其實也可以說成是餘夏給了自己鄉親們一份可以吃飽飯的工作。
僅此而已...!”
看吧...有的時候,說話是必須要小心的,明明是同樣的一個內容,但是兩個人說出來的意思就不一樣,一個說的讓人遐想連連,還有一個則是切中要點。
“原來是工人呀...!”李語汐點點頭道:“這些工人們,朝廷帶走就好了,餘夏給多少工錢,朝廷也給。”
“這樣呀...!”李葳蕤想了想跟著點點頭道:“那姐姐...朝廷利益是最高,我聽姐姐的,我和你們一起,去勸餘夏交出肥皂和香皂還有豆芽菜的製作之法,希望姐姐不要為難餘夏。”
“可以...!”李語汐嘴角微微一笑。
但是林承佑卻在一邊默默的搖了搖頭,因為李葳蕤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李語汐難道真的會收了餘夏肥皂和香皂的製作之法之後...就讓餘夏自由?
別開玩笑了,如果餘夏將自己的肥皂和香皂的製作之法又告訴了其他人怎麼辦?
為什麼林承佑不去碰這個肥皂和香皂的製作之法,就是有這個考量在其中,香皂是暴利,他一個蕪王的小舅子,也不一定能震得住對方,就像現在,皇帝看上了這份利潤,他蕪王的小舅子,就屁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