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入喉,全身慢慢的滾燙了起來,丁大山又咬了一口黃米饃饃,久違的米香進入了丁大山的口中。
這久違的米香,讓丁大山想起了曾經當兵的日子。
可別小看丁大山,三年前,丁大山可是壽王帳下小都統,在晉國,五人為一伍長,十人為什長,百人為百夫長,五百人為小都統,一千人為大都統,三千人為正,偏將,五千人為正偏牙將,一萬人設正副將軍。
丁大山可是五百人的統領,而且丁大山的五百人還是主力作戰的軍隊。
為什麼...最後丁大山變成了百姓,說來說去,還是壽王下面那些將軍喝兵血造成的,所謂的喝兵血,就是一種軍官官為了獲得利益,對於士兵陣亡或者退伍了不上報,按照原來的花名冊領軍餉挪至自己名下的一種行為。
士兵陣亡或者退伍了不上報,照樣按照原來的花名冊領軍餉,甚至偽造花名冊騙軍餉,當然好處都流進軍官的腰包。這和今天的死了人不報,憑空吃勞保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知道喝兵血,這一部隊軍官腐敗現象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下降。
最典型的就是明末的時候,薩爾滸之戰明軍預計出兵四十萬,如果真是四十萬的話努爾哈赤輸定了,問題就出在吃空頭餉上。
由於明軍的最大業餘愛好就是吃空頭餉,以至於軍隊集結的時候軍官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士兵,有的甚至整營人馬都是憑空編造出來的,這樣的結果是明軍預計的四十萬大軍實到二十萬也有說十幾萬的,最少說十二萬),這樣的軍隊還要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一分下來每路兵馬不過一兩萬人,而且無論官兵都是老奸巨猾之輩,雖然有一些忠勇無雙的悍將,但是如此腐朽的軍隊能打勝仗才叫怪事!
丁大山知道這種行為不好,所以就帶頭向壽王舉報了這種行為,只是丁大山做夢也想不到,其實喝兵血最大的就是那位壽王殿下,你這不是找死,很快那位壽王殿下找了個由頭,讓丁大山滾蛋了。
不過,丁大山卻是有本事的人,他手下的五百士兵很強,號稱虎賁...要知道虎賁這可不是容易得來的名頭。
賁字有三個讀音,在這裡意通“奔”,虎賁的字面意思是像老虎一樣威武勇猛的奔走。
擁有這樣的名頭,是曾經壽王被一萬起義匪軍包圍,丁大山所在軍隊,因為輜重耽誤了行程,只有丁大山這五百人的一營到達了壽王被困之地。
丁大山身先士卒,全身被砍四刀,卻死戰不退,後依靠五百人死守一個時辰,等來了救援的援軍。
這件事情,壽王無所謂,功勞都被後來的救援的將軍給領走了,但是在士卒和敵軍之間,卻都稱丁大山所帶領的五百人,為虎賁營。
當年丁大山被罷免之後,因為是悄悄的走的,所以虎賁營戰士沒有來得及跟著一起走,如果此時丁大山一聲招呼,當年的虎賁營戰士定一呼百應。
........................
“大家辛苦了...!”
就在所有人吃著黃米饃饃喝著小米粥的時候,餘夏這個時候在餘大猛,餘壯,三子,餘秋的保護下,從落櫻臺走了下來,一邊走,餘夏一邊鞠躬說著辛苦了。
“額...這人是誰呀?”剩子將最後一口黃米饃饃給吞下,看著餘夏懶洋洋的問道。
“啪...!”
只聽剩子話剛說完,就被一邊坐著村老給狠狠的來了一巴掌:“你個混蛋,那是餘家的主事餘夏公子,還不快點給我起來。”
“啊...?”剩子聽完一個驚慌立即從地上站了起來,然後低著腦袋看著正走過來的餘夏。
跟著有些無語的在丁大山的耳邊道:“這位餘夏公子好年輕呀,我還以為最少也要三十幾歲了,怎麼看著和我兒子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