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才三十多歲,多爾袞已經領兵打仗二十多年。不論是征討蒙古,還是攻打朝鮮,以及和明軍的無數次大戰,多爾袞和他率領的八旗軍從來都是無往而不利,從來沒有現在這麼艱難的時候。
就在今日戰爭剛剛開始時,多爾袞還對取勝有著絕對的信心,因為三十年來,八旗兵在正面作戰中還從未敗過!
多爾袞相信自己手下的八旗勇士的實力,他認為若論野戰,這個世上沒有哪一支軍隊是八旗的對手。
曾經縱橫世界的蒙古鐵騎怎麼樣?還不是被八旗軍打得服服帖帖,大明戰力強橫的白桿兵、戚家軍又如何?渾河之戰還不是被全殲?
可是現在,當出擊的驍騎營騎兵損失過半,當聽聞鐵甲步兵竟然被明軍殲滅之時,多爾袞真的有些害怕了,鐵甲步兵都是八旗軍中最悍勇的者組成,人人披著三層鎧甲,刀砍不如槍刺不透,向來是八旗軍破陣的主力,數萬八旗中也才挑選出這千餘勇士,沒想到明軍的戰陣沒有擊破,這千餘勇士竟悉數陣亡!
若這些都還不算什麼的話,當吳三桂軍臨陣反戈,率領兩千騎兵馬踏軍陣,致使正在作戰的大軍潰敗,這便是壓倒多爾袞心防的最後一根稻草。
石廷柱鰲拜兩支軍隊被騎兵衝潰,正遭到明軍優勢兵力的包圍清剿,根本沒有翻盤的希望。即便自己派出剩下的兵力救援,也只會陷入纏戰,而明軍還有五萬主力未動……
這一刻,多爾袞知道,局勢已經無法挽回。哪怕他帶著最後的軍隊加入作戰,失敗也不可避免。
而現在整個大清絕大部分的兵力都在這裡,若是一戰全失,大清該怎麼辦?北京城內幾十萬家屬該怎麼辦?
這一刻,多爾袞心亂如麻。
“王爺,咱們敗了,當斷則斷啊!”看著多爾袞猶豫的模樣,范文程知道該儘自己的職責了,上前勸道。
“攝政王,末將願意帶軍出擊,救援石廷柱鰲拜,擊敗明軍!”貝子嶽樂高聲喊道。
看著嶽樂年輕的面龐,多爾袞緩緩搖頭,“救不出來了,再打下去就得把所有人都搭上,傳我軍令,立刻撤退!”
既然獲勝無望,能退走多少是多少了,有軍隊在,大清還有希望,若是軍隊全完了,剩下的幾十萬婦孺家屬也就沒了活路,大清,整個滿洲都完了!
“攝政王,瓦克達他們還在和明軍激戰呢?”嶽樂震驚的看著多爾袞,他想不到能從多爾袞嘴裡說出撤退這樣的話語,這莫多年來,八旗兵軍從來都是無往不利,什麼時候逃跑過啊?
“按軍令行事!”多爾袞不再多言,翻身上了戰馬。他身邊的傳令兵立刻把軍令傳了下去。
聽了多爾袞的命令,很多八旗士兵迷惑了,一些人躁動了起來,然而軍令既下絕無更改,八旗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哪怕心中再不解,也沒人敢違抗多爾袞的軍令。
“王爺,咱們往哪裡撤啊?”只有范文程輕輕的問道。
現在清軍所處的位置很尷尬,北面是十多萬明軍,是已經被明軍佔據的臨清,南面的聊城濟南更是明軍的地盤,西面是無法跨越的運河,所以撤退的路其實不多。
老巢在北京,那便只有想法往北突圍,去和博洛、勒克德渾的三萬騎兵匯合。
然而有十多萬明軍擋在當面,想衝破明軍突圍出去太過困難。所以現在能做的便是向東撤退,擺脫明軍之後再向北行軍。
身邊數百騎兵環繞,多爾袞帶著僅剩的一萬五千軍隊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