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年四月八日,風和日麗,宜交戰。
臨清城南,一隊隊的明軍開出營地,排成陣列。
十萬大軍在運河東列陣,旌旗招展,氣勢雄壯至極。
臨清城頭,十多面大鼓擺放在城牆之上,十來個肌肉賁結的軍卒敲動著大鼓,雄渾的鼓聲在原野中遠遠傳播出去。
李奕帶著三萬軍隊作為先鋒率先開拔,向著十多里外的清軍營地逼了過去,馬闖帶領兩萬人護衛其側翼。
第一撥軍隊陳越便派出了五萬大軍,完全是一副決戰的架勢。
是的,陳越已經不願再等,趁著清軍騎兵尚未渡過運河,他要趁機擊敗對面的五萬清軍步兵。
兩軍交戰,往往先是試探,相互尋找薄弱環節,然後區域性交戰,發起總攻。很少有一下子便派出大部分軍隊進攻,可陳越偏偏這樣做了,因為他現在對勝利非常有把握。
清軍營地,多爾袞也在調兵遣將。雖然明軍的兵力是自己的兩倍,多爾袞卻怡然不懼。
固山額真石廷柱授命帶領一萬八旗為先鋒,和明軍正面作戰,驍將鰲拜帶領五千人為其後援。
同時多爾袞傳下軍令,命令漢軍旗吳三桂率領所部出發,從東面包抄進攻明軍。
隨著海螺聲響起,一隊隊的清軍出了寨門,於曠野中列陣,等待著明軍的進攻。
既然明軍率先發起進攻,以逸待勞便是最好的對策,明軍行走十多里最少消耗其一半的體力。
營中高地,多爾袞帶著范文程以及八旗諸將靜立著,看著營外雄壯的八旗陣列,多爾袞臉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有如此強兵,何懼明軍十萬?正面作戰,他還從未怕過!
范文程卻遠沒有多爾袞那麼自信,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看著曠野上排列整齊的清軍步兵,在看看更遠一些右翼漢軍旗吳三桂部,范文程心中有些不安。
寧遠被明軍攻打的訊息傳來有了一些時日,卻只有清軍上層知曉,對下嚴密封鎖著訊息,就是害怕吳三桂知道以後軍心動搖。對現在的清軍來說,吳三桂的八千餘人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若是讓其知道寧遠的動向,還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
可是能瞞得住嗎?吳三桂是不是已經知道了什麼?范文程很是有些擔心。不僅回想起一個時辰前和多爾袞的對話。
當聽聞明軍出營準備之時,范文程極力勸住多爾袞不要迎戰,而是依仗營寨防守。
“王爺,明軍的兵力是咱們兩倍以上,現在和明軍作戰並無必勝把握。何不依仗營寨防守反擊,只需守上數日,等博洛和勒克德渾帶著騎兵渡河過來後再對明軍發動總攻。”范文程對多爾袞勸道。
多爾袞直接拒絕了:“二三十年來,和明軍野戰我八旗兵從來沒有輸過,打仗打的是士氣,若是明軍攻來咱們不敢應戰,那說明咱們害怕了明軍,必然會使得下面士氣動搖。”
范文程苦口婆心勸道:“王爺,今時不同往日,現如今明軍接連勝利士氣如虹,而我清軍接連失地,八旗將士雖然英勇,卻非以前久經沙場的老兵。更何況還有吳三桂漢軍旗近萬士兵,其是否會傾力為我大清作戰還未可知。”
多爾袞道:“正因為如此,咱們才要主動迎戰,只有狠狠挫敗明軍,才能守住堅持到博洛等人到來。
明軍擁有著數量龐大的火炮,若是在營中不出的話,豈不是隻能捱打不能還手?
至於吳三桂,涼他也不敢背叛我大清。我會把他放在右翼,命其帶領所部第一撥嚮明軍發動進攻。”
范文程知道論指揮作戰,自己離多爾袞差得很遠,按說他不應該質疑多爾袞的決定,可是內心裡卻是十分的不安。
看著營外八旗兵的陣列,再看著遠處已經出現的明軍龐大的陣列,范文程心中的不安更加厲害了。
“踏踏踏”一陣蹄聲傳來,眾人回身望去,就看到一個背插旗幟的騎兵從南面狂奔而來。
“報,王爺,明軍兩萬從聊城出發,距離此處不到三十里!”
什麼?聊城也出兵了?眾將臉色就是一變。原本臨清的明軍已經在己方兩倍以上,現在聊城的明軍也攻來過來,可以想象的是,濟南的明軍肯定也不會罷休,恐怕已經在攻來的路上。
“哈哈哈,明軍傾巢而出,這是想把咱們一口吞掉啊,也不怕咯了他們的牙!”多爾袞冷笑道。
“明軍想的美,王爺,末將願帶三千軍隊迎擊聊城明軍!”貝子嶽樂請令道。
“急什麼,聊城的明軍距離咱們大營還有三十里,到天黑也未必能夠趕到戰場,先擊敗眼前的明軍再說。”多爾袞冷冷道。
......
清軍右翼,接到了攝政王多爾袞命令出擊的將領,吳三桂立刻帶領本部出了營寨。
兩千騎兵為前鋒,六千步兵緊隨其後,向著明軍緩緩逼了過去。
“多爾袞對咱們還是不放心啊,其他清軍列陣等待,卻偏偏讓咱們主動發起進攻。”劉泰林嘆道。
“這是理所當然之事,寧遠丟失,手裡的人質沒有了,多爾袞豈會在放心用咱們?”李友松冷笑道,“他讓咱們主動發起進攻,就是想讓咱們離開營地遠一些,看看咱們是否為他們賣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麼說多爾袞已經懷疑咱們了?”劉泰林道。
李友林道:“肯定會懷疑啊,范家商隊突然出現,被咱們接到,多爾袞和范文程肯定擔心范家商隊的人知道寧遠的訊息,並透漏給了咱們。幸好齊王進攻的及時,使得多爾袞沒時間對付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