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天的天氣一如既往的寒冷,卻一直沒有下雪。沒有雪田裡的冬麥便無法得到灌溉,看來明年又是一個災荒年。
連續數年來,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山東的百姓已經過慣了這種麻木的日子。
對大部分百姓來說,大清和大明沒有多少區別,他們一樣要繳納賦稅皇糧,他們唯一希望的是戰亂能快點過去,希望朝廷能夠減免一些賦稅,希望朝廷不再加賦。
所以,當齊王陳越帶著大軍從膠東進入青州以後,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百姓們簞食壺漿相迎,而是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逃避,或者麻木的看著這支龐大的軍隊。
“山東百姓困苦久矣!”陳越嘆道。
新任監軍道李彥直臉顯痛苦的點點頭,“王爺說的是,山東百姓確實困苦太久了。
山東臨近京師,和遼東隔海相望,昔日東江軍糧草補給很多都得山東籌措,後來先是有孔有德叛亂佔據登州搶掠登萊,半個膠東糜爛。
然後滿清五次入關搶掠,三次打到了山東,魯西魯中最遠打到膠東呂州,大半個山東被滿躂洗掠,數十萬人被掠到關外為奴為婢。
山東人和滿躂仇深似海,所以才有連綿不斷的反抗。不過反抗越多,受到的傷害越大……
屬下只希望王爺您能徹底驅趕滿躂,奪回京師,把滿躂趕到關外,如此山東百姓才能安享太平!“
陳越:“我會稟明朝廷,豁免山東百姓三年賦稅,以酬謝他們在這一年多來抵抗滿躂做出的犧牲貢獻!”
李彥直大喜:“屬下代山東百姓謝過王爺的大恩!”
陳越搖搖頭:“何止山東啊,河南,陝西,整個北方這十多年來連年的戰亂,早都困苦不堪了……”
李彥直道:“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只要王爺您能驅逐滿躂收復舊土,我大明中興在望!”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陳越咀嚼著這句話,若有所思。
是啊,北方的百姓困苦十多年,現在恐怕最希望的便是和平了吧。只要能夠消弭戰亂重現和平,誰統治這片土地並無問題。這也是另一個時空滿清佔據了北方之後輕易統治下來的最大原因。
而且,經歷了十多年的戰亂之後,整個北方人口銳減,原來因人口眾多造成百姓無地可種的壓力不復存在,大量的土地拋荒,只要你肯出力,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即便是滿洲貴族跑馬圈地,可還需要大量的包衣農奴給他們耕種,只不過土地的主人由士紳變成了滿洲貴族,百姓們活下去還是不成問題。
所以,大明中興不是沒有希望。
“彥直兄,你認為戰後朝廷應該如何施政?”陳越試探著問道。因為李彥直的舉人身份,天然便是士紳的一員,雖然在東番島呆過一些時日,陳越也不能確定他是否和自己是一路的人。
“王爺,”李彥直沉默了一下,突然一笑,“這要看王爺您的志向是什麼了?”
“此話何意?”陳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