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有驚饒巧合,在另一個時空,張獻忠死於和清軍作戰時的一支流矢,而這個時空卻死於明軍的一枚流彈。
見張獻忠中彈摔下戰馬,汪兆麟以及一眾隨從連忙滾落馬下去救時,卻見張獻忠狂噴鮮血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出,胸口凹下去一個大洞,所有的肋骨悉數被炮彈砸斷,悽慘至極,已經是無可救藥了。
“丞相,咱們現在怎麼辦?”見到這種情況,負責侍衛的御林軍校尉問道。
“帶上陛下,按計劃撤退吧!”汪兆麟跪在地上向張獻忠磕了三個頭,低聲命令道。
雖然張獻忠救不活了,卻不能任由他暴屍山野,必須帶出去安葬,絕對不能任由明軍踐踏!
......
陳越並不知道張獻忠已死,他正在為沒找到張獻忠而心裡不爽。
指揮軍隊成功突破所有賊軍的防線殺到了賊軍中軍所在的矮丘,砍了賊軍代表皇帝的大旗,殺死了負隅頑抗的偽帝張獻忠。然而沒等陳越高興一會兒,便有投降的賊軍辨認,這不是張獻忠的屍體。
李代桃僵,張獻忠竟然如此狡猾,讓手下扮做自己守在這裡,自己卻趁機逃之夭夭!便是陳越也忍不住佩服張獻忠的狡詐來。
“向賊軍喊話,就張獻忠已被斬殺,讓他們速速投降,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看著地下倒伏的那具假的張獻忠的屍體,陳越淡淡的吩咐道。
“公爺,這不是張獻忠啊,”一旁侍衛的陳巖下意識的了一句,隨即明白了過來,“是,屬下這就吩咐下去。”
是的,這個時候張獻忠死與不死已經不重要了。中軍淪陷,代表著皇帝的大旗被砍倒,“皇帝”也被斬殺馬下,這種場景很多人已經看到,對西軍士兵來,戰敗已經是必然,這個時候已經沒人再做無謂的抵抗。
果然,隨著明軍士兵的喊話,看著皇帝所在的矮丘已經為明軍攻佔,整個西軍大營士氣頓時完全崩潰,再也形不成成規模的抵抗。
皇帝已死,抵抗還有什麼意義?而且大部分西軍士兵又累又困飢腸轆轆,根本就有抵抗的力氣。
當然賊軍中也不乏張獻忠的心腹之士,比如張獻忠所收養的諸多義子,見到義父被殺,頓時瘋狂了起來。不過大勢所趨,在無數的西軍士兵紛紛繳械投降的情況下,少許的抵抗輕易便被撲滅。
到中午的時分,整個西軍大營已經徹底被明軍攻佔,大部分西軍士兵繳械投降,只有少部分軍隊在忠於張獻忠的將領的帶領下往南逃去。
陳越命令餘楓馬闖蕭冰等將各帶軍隊追殺逃敵,留下一半的軍隊收押俘虜整理戰場。
九江這裡的戰況於中午時分傳到了湖口,西軍大營被明軍攻破張獻忠被當場斬殺,得到這個訊息之後,湖口的守軍欣喜若狂,在金鑫李奕二將的帶領下開始對城外的賊軍發起反攻。
湖口西軍守將張能奇早就收到了張獻忠的撤退命令,一直在部署著撤退事宜,鄱陽湖這邊打的驚動地,他對戰況自然不會一無所知,早有西軍的潰兵乘船來到的東岸。
不過對張獻忠的下落,便是撤退而來的敗兵也不清楚。不過張能奇卻知道,己方依然大勢已去,要不然義父張獻忠不會下達讓他自行撤往廣信府的命令。大軍缺糧,湖口這邊的西軍更甚,張能奇知道大敗已經無可挽回。
面對湖口明軍的出擊,張能奇並不抵抗,直接帶著手下數千心腹往饒州府撤去,而把十餘萬的普通士兵盡數拋給了明軍。
張能奇算的很清楚,在全軍糧盡的情況下,大軍根本就保不住,即便明軍不攻過不了幾日也會自行潰敗,這種情況下能保住一些精銳心腹才是正經。
果然,靠著十餘萬普通士兵的牽制拖延,張能奇順利的帶兵逃離了湖口。而主將逃跑,剩下計程車兵人數雖多根本無力抵抗。在明軍的威逼招降下,大部分西軍士兵棄械投降,只有少部分逃入山林湖澤之鄭
......
“傾力一擊,數十萬賊軍敗亡,賊酋授首,肆虐大明十多年的獻賊就此覆滅,國公再挽狂瀾於既倒,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在下為國公賀!”
路振飛鄭重的向陳越躬身一禮,祝賀道。張獻忠在大明肆虐多年,多少名臣良將拿他毫無辦法,發展到現在竟然有著傾覆大明的實力,如今其大軍一舉被明軍擊潰,身為大明的官員,路振飛從心底裡高興。
“見白兄過譽了,只是大勝了一場而已,張獻忠可沒有死,其手下還有不俗的實力,現在祝賀還為時尚早。”陳越搖頭笑道。
“別的不,九江的賊軍潰敗已經是無可改變,即便張獻忠能夠逃出,糧餉匱乏士氣全無之下,他又能再掀起多大的浪?
江西三面環山,九江又牢牢控制在我們這裡,便是少數賊軍能夠逃出,也惶惶如喪家之犬,早晚必被剿滅。
湖廣明軍全軍覆沒,總督何騰蛟陣亡,江西湖廣一片糜爛,大明一片風雨飄搖。而國公您出山不過兩三個月,便一舉擊潰了西賊主力,一句力挽狂瀾並不為過。”路振飛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越笑著連連搖頭,心情也是愉悅至極,“以本公來看,此戰最大的功臣非劉能莫屬,若不是他燒了賊軍的糧草,想如此容易的擊敗賊軍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