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守住揚州,把清兵擋在長江之北,陳越還是有信心的。
畢竟他手下現在有六七萬嫡系的軍隊,雖然其中大半都是新募不足一年的新兵,野戰力量也許比不上八旗兵,可用於防守卻沒有問題。
再加上數月以來對揚州城的清洗控制,城內不安分的鹽商勢力基本上被驅逐乾淨,雖然鹽商的消失會使得揚州經濟變差,市面上很明顯的是煙花酒巷的生意差了很多,揚州瘦馬的價格驟然下降,畢竟鹽商是揚州最富裕的人。
事實上只是大鹽商變少了,來揚州的小鹽商卻遠比以往要多,畢竟四海鹽行只是負責從灶戶手中收鹽,各地食鹽的販賣還需要這些小鹽商去做。
可是隨著軍械司大量的採購,有更多的商人云集揚州,和軍械司做生意。江北總督府雖然霸道,可就做生意的誠信方面還是隻得肯定的,付錢也付得爽快。隨著軍械司各工坊變而揚州城內的諸多平民也獲得了不少的就業機會,軍械司很多活計比如軍服以及其他軍用物資的生產會分包給城內的百姓。
所以就整體而言,揚州城要比往日更加的欣欣向榮。藉著強大的軍隊,藉著四海商行對食鹽的掌控,藉著軍械司創造出來的大量就業機會,平南軍算是徹底的融入到揚州。
再加上揚州知府衙門的配合,以及敵情司密探的無孔不入,使得陳越對揚州城的掌控力度極大。所以有信心在清兵南下攻來時,集全城之力守城,再也不會出現另一個時空數日就被清兵攻下城池的事情。
雖然野戰也許無法擊敗清兵,但只要能守住揚州幾個月,等到了炎熱的夏季,倒是不用打戰清兵就會自行退去。畢竟對生在寒冷乾燥的東北的滿人來說,南方炎熱潮溼的天氣是其大敵。倒是覷準機會,說不定能得到一場大勝。
所以,對守住揚州,陳越極有信心。可是長江上游卻讓他十分不安。
因為清兵來攻的並非這一路,而是分兩路來攻,在清軍之前還有大順軍的二十萬人。武昌的左良玉軍能抵擋住順軍和清軍嗎?陳越對其並不看好。
在另一個時空,左良玉面對敗退而來的順軍根本不願抵抗,大掠了武昌之後棄城全軍東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躲避順軍的兵鋒。然後在蕪湖被黃得功擊潰,駐在九江進退不得。左良玉憂心忡忡病死在船上。而等到清兵阿濟格部帶兵到達九江時,左軍幾十萬人連一仗都不敢打,在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的帶領下不戰而降。
對這樣的對內殘暴對外怯懦的軍隊,陳越如何敢抱有希望?
當然,現在坐在皇帝寶座上的依然是崇禎,是當了十七年皇帝的正統,也使得左良玉沒有了像另一個時空“清君側”的藉口。可是他會聽從朝廷的命令死守在武昌嗎?按照左良玉以往屢屢臨陣脫逃的秉性,恐怕很南做到這一點。
若是左良玉再一次臨陣脫逃,把武昌拱手讓給清軍,清軍將會順江而下,從西面對南京發起攻擊。以南京現在的兵力,想抵擋住清軍恐怕很難。
若是南京失守,揚州就是守住了還有什麼意義?倒時等待平南軍的恐怕是南北清軍的兩面夾擊。
而以平南軍的軍力,能顧著揚州一條戰線已經是極限了,對於武昌實在是鞭長莫及。陳越能做的就是把劉能派往武昌,利用敵情司的密探看看能不能做點什麼。
為此,陳越給了劉能立即決斷的權力,並且必要時可以調動四海商號和四海鹽行在武昌的人力物力,只要事情有利於守住西面戰線有利於大明。
能做的自己都做了,現在就要看朝廷的了。現在的朝廷不是另一個時空弘光朝廷那樣孱弱,論對朝政對地方的掌控,崇禎遠比弘光強得多。南京還有十數萬京營,江浙一帶也有大量的軍隊,應該不會讓清軍輕易的打到南京城下吧!
若是南京真的守不住,自己也只有棄了揚州去其他地方了,到時去崇明還是去舟山群島的好?陳越胡思亂想著,竟然沒聽清楚錢楓林說的話。
“侯爺,閱兵已經結束,請指示下一步該當如何?”錢楓林再次問道,陳越這才反應過來。
“啊,各回各營原地解散吧。”陳越揮了揮手,本來按計劃閱兵結束他要召集水營眾將進行訓話,現在卻是沒有了那個心情。
“侯爺,您還是應該對眾將們加以勉勵,畢竟軍心重要。”錢楓林止住了去傳達命令的傳令兵,低聲對陳越勸解道。
陳越稍微想了一下,點了點頭,越是這個時候,自己這個最高統帥越是要保持鎮定。
於是,按照流程,水師各營將領奉令乘著小舟來到湖心島,水師總兵呂泰,副將吳平,以及一眾營正等軍官拜見了他們侯爺。
陳越面帶微笑撫慰了一番,對他們的表現加以肯定,然後又提了一些不足之處,然後宣佈了對所有參加檢閱的水軍士兵的犒賞。
陳越的命令由傳令兵傳到各個戰船,整個湖面上頓時一片歡騰,水營士兵士氣高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檢閱結束,陳越下令各營各回營地。自己則帶著錢楓林、楊正平等人離開了邵伯湖,乘船向揚州城而去。
“侯爺派劉能去武昌是?”途中,錢楓林問道。
身為參謀司主事,他必須對平南軍所有事情弄清楚,然後才能籌劃出相應的對策。
在錢楓林看來,僅憑劉能帶領的敵情司那些密探細作,想幹預到一場戰爭實在是妄想。
“若是左良玉抵擋不住闖賊和清兵,你認為朝廷會派誰領兵前去增援?”陳越沒有回到,而是反問道。
“這個?”錢楓林微皺眉頭。
若是武昌真的守不住,朝廷肯定要派出援軍守九江或者蕪湖,至於會派誰統領軍隊?按照崇禎以往的秉性和大明以文御武的傳統,多半會派出一位部堂高官甚至大學士為督師,至於具體統領京營的武將人選,現在南京城內的勳貴幾乎被陳越一網打盡,能派出領軍的勳貴也就剛剛升為成國公的朱國弼,或者就是京營總督吳孟明,再就是忠義侯陳江河了。
難道崇禎會派陳江河統領京營出征?陳越現在在揚州統領一路大軍,崇禎還會再派出他的父親也出戰嗎?錢楓林很是狐疑。
若是陳江河真的帶兵出征,劉能的敵情司與之配合,也就能夠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