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有些驚訝的望著韓語,不確信的問:“你真有不在場證明?誰能幫你證明?”
韓語說:“我今晚和老師在一起吃飯,晚上九點多才走,而且我是打車走的,你們可以找到那個司機,一查就知道。”
“你們在什麼地方吃飯?”蘇梅問。
“在清水街一個農家菜吃的飯,餐館沒有名字,老闆是一個老人,你讓人去查查。”
蘇梅點點頭,掏出手機讓人去調查。
到了警局,有人把韓語帶到審訊室。
一個小時後,蘇梅帶著兩名警察來審訊韓語。
審訊最開始,蘇梅就把不利於韓語的證據說了出來,對韓語不利影響的證據有四點。
第一,韓語的數學書書皮出現在了案發現場,而且警察們搜查了別墅和韓語的班級,均為發現數學課課本。
第二,死者身上發現了一些白色紡織纖維,警方又從韓語身上的衣服上提取了一些紡織纖維進行對比,對別的結果是兩種紡織纖維一樣,來自同一件衣服。
第三,在韓語的悍馬車裡,發現了張麗身上的紡織纖維。
第四:張麗在臨死之前給韓語打過電話。
從這幾點上看,韓語絕對有殺人的嫌疑,甚至可以說韓語就是殺人兇手。
“你怎麼解釋?”蘇梅問韓語。
韓語想不到警察會找到這麼多證據,更讓他難以理解的是警察為什麼會找到這些東西?他根本就沒有和張麗接觸過,這些證據究竟是怎麼冒出來的?他現在都懷疑警察中有人在誣陷他。
琢磨了片刻,韓語說道:“課本書皮怎麼會在案發現場我不知道,我覺得是有人在故意誣陷我。至於你們查到的纖維,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我和張麗很久沒見了,她身上不可能有我的纖維。張麗今晚確實給我打過電話,可是她什麼都沒說就掛了。”
“張麗怎麼知道你的手機號?”蘇梅問。
韓語搖搖頭,問蘇梅:“找到餐館和司機了嗎?”
蘇梅說暫時還沒有訊息,隨後她又問了韓語幾個問題,韓語的回答就是一問三不知。
這時候,門外走進來一名警察在蘇梅耳邊低語了幾聲。隨著那名警察的話,蘇梅臉色逐漸難看起來,等那名警察走後,她深深的注視著韓語,嚴肅的說:“你說的司機暫時沒有找到,不過你說的餐館找到了。”蘇梅開啟手機,找到了一張餐館的照片給韓語辨認,“是不是這家?”
“是。”韓語滿臉興奮,找到餐館就能證明他沒有時間作案了。
看見韓語那興奮的樣子,蘇梅眼角跳動,冷冷地說:“我們問了老闆,老闆說沒有見過你。”
韓語眼睛突兀的瞪大,整個人愣在了當場。好半晌,他才說了一句“不可能”。
蘇梅又從手機上找到餐館老闆的照片,讓韓語辨認。
韓語確認,這的確是餐館的老闆,可是他今晚明明就在餐館,還和老人玩了十鬥地主,怎麼對方卻說不認識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