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帶著淮南兵逃離,卻留我帶著我淮南兵死守離春縣,為你殿後,你這一招也真夠……”
樊統心中暗自抱怨,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暗自搖頭嘆息。
就在樊統愁眉苦臉,想著怎麼能守住離春縣,擋住陳宸,完成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時,身後一名年輕的郡吏,忽然拱手道:“太守不必憂……慮,屬下有一計,可以不消一兵一卒,就……就能赫退那陳宸……陳宸。”
...
樊統那張黯然的苦臉,陡然間掠起了一絲驚喜之色,聽到有人說能抵擋陳宸的進攻,自然是興奮不已。
但當他回過頭來,看清楚那自稱有辦法之人是誰時,臉上的興奮卻驟然沉下,目光中甚至還閃過一絲輕視和不屑。
“陳宸乃天國名將,率領的又是兩萬精銳的蜀軍,就憑杜預你個小小的郡吏,能有什麼本事擋得住他。”樊統冷哼的諷刺道,語氣中還有幾分責備的意味,似乎在責難杜預不該亂誇海口。
那口吃的年輕郡吏,正是杜預。
杜氏一族原本也算是淮南大族,杜預雖出自於其中偏支,但當年戰亂之時,杜氏也跟著許多杜氏族人,為了躲避戰亂,一同逃往了離春郡,投奔當時的離春太守樊統。
後來劉備便大軍兵臨荊北四郡,長沙太守韓玄試圖抵抗,卻最終落得個身死名滅的下場,荊北四郡皆為震動。
那樊統不敢跟劉備交鋒,又不願意歸順大蜀,遂是棄了離春郡,跟許多淮南世族一樣,逃往了淮南,而杜預也隨著家族一併逃往了淮南。
再到後來,大蜀雖然征服了淮南,但因其地遠,故對那裡的統治力一直都比較薄弱,樊統等南逃的世族豪強們,便逃過了一劫。
蟄伏多年之後,黃巾王國異軍突起,樊統便在水鏡等淮南大族的鼓動之下,群起投奔了黃巾王國,為安平賣命。
後安平揮師北上,殺入了荊州,因樊統做過離春太守,對該郡的地形風土極為了解,為黃巾軍奪下離春之戰中,立下了不少功勞,故安平便委任他為離春太守。
而此時的杜預,已經從當年的南逃時的孩童,成了樊統手底下一名郡吏,官職卻不高,也並未引起樊統的太過關注。
今日,安平讓樊統來殿後,眼見太守碰到了難題,杜預心念轉動,想到了一招應對之策,便想要獻計,展露自己的才華。
他卻沒有想到,樊統是一如既往的對自己心存輕視,還沒問明自己所獻是什麼計策之時,就急著用輕視的口吻,給於了否定。
杜預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心中不悅,想要默默的退將下來。
猶豫了片刻,杜預卻還是鼓起勇氣,繼續結巴的進言道:“屬下跟陳宸比起來,確實是無名小卒,但正因為陳宸乃一代名將,精通兵法,屬下才算準了他的軟肋,只要我們這條計策運用得當,必可守住離春縣。”
杜預說話結巴,這番話半天才說完,引的左右那些同僚們,不由都暗自竊笑。
樊統的眼神卻掠過幾分異色,抬頭正視向杜預,看著他那副一本正經,卻又自信十足的樣子,心中的輕視之意不由減少了幾分。
“這個杜預雖然是個結巴,但聽人說他平時倒也有幾分小聰明,眼下我反正也沒什麼好辦法,倒不如聽聽他所說……”
喜歡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