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他無意中看到襄陽城中軍官名單,看到傅士仁二字之時,便知道乃是襄陽城中存在的巨大隱患。
所以,廖化才會快馬加鞭,催促大軍星夜兼程趕往襄陽。
卻不想,昨日被丁奉三將拖延了行程,才一天的功夫擔憂就變成了事實,傅士仁那狗東西,竟就發動了叛亂,還害死了周倉
廖化的腦海中,不由浮現起了當年周倉從天而降,打破荊州之圍那奇功一事。
他又想起,這些年周倉為大蜀守衛荊襄之地,立下了多少苦功,堅守襄陽城五個多月,更是為他爭取到了寶貴的滅魏時間,立下了汗馬之勞。
而這樣善守的大將,自己還來不及結交於他,竟然就被傅士仁這個叛賊所害,更被孫權那國賊親手所殺!
看著城頭那顆孤寂的首級,廖化胸中怒火是狂燃而起,鷹目中復仇之火更是熊熊燃燒。
深吸過一口氣,廖化聲如雷霆,厲聲道:“傳本將將令,活捉傅士仁者,本將必重賞,本將要親手把傅士仁那叛賊碎屍萬段,為周倉報仇雪恨!”
“報仇雪恨!!”
“報仇雪恨!!”
左右眾將們,無不憤怒如火,振臂揮舞著拳頭,復仇的吼聲迴盪在天地之中。
再看一眼城頭,那一面耀武揚威的“吳”字大旗,廖化撥馬轉身,徑歸大營。
廖化雖是心懷著復仇之心,巴不得即刻把傅士仁活捉,把他給碎屍萬段,但他卻沒有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貿然發動對襄陽城的進攻。
因為廖化很清楚,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襄陽城失陷,吳軍就等於拿到了立足點,可以依託於襄陽城,進可攻,退可守。
襄陽城堅不說,四周還有十幾萬吳軍步騎,這種情況下,廖化若是強行進攻,只能是自討苦吃。
周倉隕落翌日,諸葛亮從陽平關出漢中,劉備自五溪出蜀中,祝融走陰平出南中,廖化按兵不動,坐等荊州和上庸的關張趙文武大將靠攏過來,率二十多萬的主力步兵軍團,前來會合。
七天之後,主力兵團逐漸趕到,五軍會合,集結於襄陽一線的大蜀軍隊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五萬之眾。
三十五萬大軍,這個數量,可以說已經是大蜀帝國,一次性投入在同一戰場,兵力最多的一次。
這一支大軍之中,不光雲集了諸葛亮、姜維、法正智謀之士,還有五虎大將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統帥級別的帥才,更有魏延,嚴顏等眾多大將。
可以說,大蜀帝國的精兵猛將,絕大部分已雲集於此。
從兵力上來看,蜀軍比吳軍整整多出了二十餘萬,似乎是佔盡了優勢,但廖化卻清楚,真正的實力對比,並非如此。
孫權兵馬總數雖然比他少二十萬,但騎兵數量卻達到八萬之眾,且皆為精銳的江東鐵騎,其騎兵的戰鬥力,甚至還要優於鮮卑鐵騎。
而襄陽一線的地形,乃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其地形比之幷州那種山地地形,更加利於騎兵賓士。
而這就意味著,孫權的八萬鐵騎,能夠比沙羅的十萬鐵騎,發揮出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喜歡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