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潘章在此,鎮東將軍,你有何話可說。”潘璋長槍斜拖於身後,英朗的面容淡然面對廖化。
廖化先不開口,近距離的上下打量潘璋一番,氣度從容淡定,鋒芒不露,卻又散發著一種大海般坦蕩氣質,果然不負潘璋之名。
廖化便道:“潘章,你竟敢獨自殿後,阻本將大軍,人言潘璋絕世武功,果然名不虛傳。”
潘璋也不驕不傲,只淡淡道:“過獎了,今日一戰你能身處危境而不亂,最後反敗為勝,我看你才是膽色超人,潘璋不得不向你說聲佩服。”
“佩服”二字說的是坦坦蕩蕩,聽起來就是發自於內心,聽的廖化是心裡一陣的舒服。
廖化一笑,便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道:“潘章,本將很欣賞你,你這樣的絕世大將,孫權不配擁有,歸降大蜀吧,大蜀國會讓你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潘璋神色一變,顯然是沒有料到,廖化竟然會在兩軍陣前招降於他。
廖化的聲音很大,潘璋身後的五千吳軍騎兵,也盡皆聽到了他的招降之詞,無不神色震動。
潘璋只稍稍一怔,卻淡淡道:“承蒙鎮東將軍你看重,潘璋確實是受寵若驚,然我家大王乃吳室正統,更對潘璋有知遇之恩,潘璋雖才疏學淺,卻也知道忠於國家社稷,知恩圖報的道理,你的好意,潘璋只能心領了。”
果然,潘璋沒有任何猶豫,當場就拒絕了招降。
廖化就知道潘璋會斷然,若是三言兩語就輕言背叛,眼前這潘璋,反倒會讓他小看了。
“孫權於人有知遇之恩,本將也就不說了,至於你說他是什麼吳室正統,本將就想笑了。”
廖化嘴角揚起諷刺的笑容,冷冷道:“孫權他自稱江東王者,本將倒要試問一下,那江東有哪位主公,會做出勾結塞外胡虜,來禍害華夏百姓之事?”
廖化這一問,如雷霆般轟響在潘璋耳邊,問到他身形微微一震,一時間啞口無言。
不等他開口,廖化繼續道:“本將從幷州而來,孫權的盟友鮮卑人,在幷州不知殘害了多少百姓,你們吳軍當中,又吸納了多少烏桓人,高句麗人,鮮卑人,甚至是匈奴人,此番這些人跟著孫權大軍北上,他們的手上又沾了多少江東百姓的鮮血!”
潘璋身形又是微微一震,眉角抽了一下,彷彿廖化這一席話,正戳中了他心底隱藏在已久的某種痛處。
“這樣一個帶著各路胡虜,荼毒華夏的偽君子,也配稱江東王者,也配你潘章為他效忠嗎?”廖化最後厲聲喝問道。
潘璋陷入了沉思,一時之間,竟不知該怎麼為自己效忠的大王來辯解。
沉吟之間,潘璋驀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廖化,可是大吳的死敵,敵國的將軍,當著自己的面,如此“侮辱”他效忠的大王,自己豈能保持沉默。
潘璋神色立時一沉,沉聲道:“我家大王的所作所為,自有其道理,又豈是你這篡奪江東土地的賊子可以妄論的,廖化,看來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不必再廢唇舌,刀下見分曉吧。”
說罷,潘璋不再給廖化招降的機會,撥馬回身,徑望本陣而去。
望著遠去的潘璋,廖化輕嘆道:“看來想要招降潘璋,非是易事啊,不過看潘璋剛才的表現,似乎內心之中,也對孫權的所為存有懷疑,那就好,那就好啊……”
廖化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遂也撥馬轉身,奔歸本陣。
喜歡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