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思緒收斂,向著那虎將看出,請戰之人,正是新近歸降的高延。
這員蜀國大將,在敦煌決戰前昔,跟隨著曹丕離開了蜀國,試圖前去投奔鮮卑人,卻不想半路上遇到了沙塵暴,與曹丕失去了聯絡。
當時高延大將,帶著不足千餘士卒,迷失在了沙漠之中,與曹丕不同的是,高延幸運的走出沙漠,進入到了鮮卑領地。
當年高延尚為江東大將時,曾為袁紹效力,兵出塞外,教訓過不聽話的鮮卑人,內心中對曹丕投靠鮮卑人的決策,實際上是心存不滿的。
眼下高延跟曹丕失去了聯絡,便與趙寅一合計,二將便決定繞過鮮卑領地,前來吳國投奔了孫權。
高延本就是江東人氏,當年只是因為袁尚被滅,高延走投無路之下,才歸順了曹操,跟著曹操去往了雍涼。
如今一晃多去已過,連高延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重歸故里,而且還受到了孫權熱烈的歡迎,盛情的厚待。
高延感激於孫權的厚待,又深恨廖化滅了曹操,這個他曾效忠過的故主,一心想要復仇雪恨,所以才會站出來向孫權請戰。
一方面,他想拿下襄陽,殺戮蜀將,以洩心頭之恨,一方面也想盡快立功,以在吳國站穩腳跟。
孫權當然看得出高延的心思,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欣慰,卻拂手笑道:“高延莫急,早晚有你立功的機會,孤自會讓你報仇雪恨,一雪前恥。”
高延這才壓制住了戰意,退了下去。
孫權的目光,轉向了帳前群末將,神色變的肅然起來,沉聲問道:“曹孟德不爭氣,這麼快就被廖賊所滅,眼下廖賊已至幷州,隨時可能前來江東,我大軍又始終攻不下襄陽城,形勢到了這般地步,爾等可有什麼良策?”
話音方落,沮授第一個站了出來,拱手道:“吾王,眼下廖賊新滅魏國,蜀軍士氣高漲,而我軍久攻襄陽不下,士氣已是強弩之末,此消彼漲之下,敵我兩軍強弱已經逆轉,末將以為,我軍當趁著廖賊未到之前,撤襄陽之圍北歸,修築冀北各城池,鞏固已有戰果,以逸待勞,準備應對廖賊的反攻才是上策。”
沮授洋洋灑灑一番話,無非是忌憚於廖化,想勸孫權退兵而已。
孫權眉頭一凝,眉宇間流露出幾分不悅。
想當初他起兵北上之時,沮授就不贊成,眼下又是沮授第一個提出撤兵,這位袁紹舊臣總是跟自己的戰略作對,這讓孫權心中不滿已久。
只是,沮授乃江東人氏,而他麾下高延等大將,皆為江東人氏,為了拉攏這些江東大將的人心,他只好對沮授的消積態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沮公與之計,萬萬不可!”
孫權尚未表態之時,帳前諸葛瑾等人,幾乎不約而同的出言反對。
孫權瞟了二人一眼,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意外,要知道他的這兩位左膀右臂的大臣,素來意見相佐,卻不想今日會異品同聲的反對沮授。
喜歡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