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竟然在為曹操求情!
左右荊辛見狀,皆是臉色微微有變,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廖化,以為他會因此而生怒。
廖化卻非但沒有惱怒,相反臉上還浮現出了讚許之色,心中暗忖:“這個臧霸,果然是忠義之士,雖然投降了我,卻不忘報知曹操的舊恩,倒也是個性情中人……”
感慨歸感慨,廖化卻冷冷道:“臧霸你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自然是很好,但你也要知道,自古以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曹操既然敢自立為王,那他跟大蜀國之間就只有你死我活的關係。試問,如果今日形勢顛倒一下,曹操會放過本將嗎?”
一席話,一句反問,把臧霸問到啞口無言。
“唉!!”臧霸自知廖化言之有理,自己確實沒什麼好抱怨的,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廖化見臧霸那副難過的樣子,餘心不忍,話鋒緩和幾分,又道:“不過,本將對曹孟德也是相當欣賞,也不是不想給他一條活路,除非他能自去王號,歸順於大蜀,本將才有理由饒他一死,給他後半生一個富貴。”
此言一出,臧霸精神頓時一振,如同看到了希望一般,忙拱手道:“將軍如此氣度,當真不愧是天命之主,既然如此,請將軍給末將一個去勸降魏王的機會,也算末將最後報答魏王對末將的知遇之恩。”
廖化就知道,這個臧霸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哪怕有一點機會,也要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廖化便想如果不答應的話,臧霸心中總會覺的虧欠曹操,無法全心全意為自己效力,自己倒不如大方一點,給他這個機會去解這心結,成與不成,都總算是能卸下心理包袱,安心為自己效命。
思緒一轉,廖化遂是大度一笑:“難得臧霸如此知恩圖報,好吧,本將就準你所請,機會一旦成熟,本將就準你去勸降曹操。”
“多謝將軍!”臧霸是感激到快要哭出來,當即拜倒於地,三叩拜謝。
廖化再次將他扶起,笑呵呵道:“好了好了,再這麼下去,今晚你就要跪個沒完,本將就要扶個沒完了,咱們什麼也不說了,接下來只管喝酒。”
當下廖化也不再議軍爭之事,只管與臧霸暢飲。
……
次日,蜀軍再次開撥,繞過了被燒成廢墟的張掖城,繼續向涼州腹地挺進。
經歷過了張掖一役,曹操損兵過半,麾下兵馬已不足七千步騎,當然不敢再跟廖化正面抗衡,只能選擇節節後退。
不到十日的功夫,曹操是連棄武威、張掖諸郡,七千殘兵是一路退至了酒泉郡的治所祿福城。
而曹操在後退途中,則將沿途諸郡的庫府糧草,鄉野的牛羊,統統都席捲一空,能帶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就統統燒燬。
曹操的戰略意圖也很簡單,一路後退,儘可能的拉長廖化的補給線,同時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讓蜀軍無法就地取糧,以期逼迫廖化因糧草不濟,被迫撤兵。
而曹操在退兵之時,也在向涼州諸郡儘可能的徵集糧草,同時向周圍的羌人部落,大肆宣揚當初蜀國擊滅他們五萬羌胡鐵騎的仇恨,號召羌人們團結在他周圍,為抵禦蜀軍的入侵做最後的血戰。
曹操的戰術,終於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
透過徵集地方郡兵,曹操勉強湊出了兩三千兵馬,而元氣大傷的羌人諸部,也東拼西湊出了幾千兵馬,前往祿福城會合。
半月的時間裡,曹操好歹是拼湊出了近一萬三千兵馬,雖說戰鬥力遠不及先前,但好歹在聲勢上有所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