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面露幾分慚愧,忙拱手笑著自責道:“是臣失察,讓賢才遺落在野,還請魏王恕罪。”
曹操也只是隨口說笑而起,又豈會真的降罪於荀彧,不過是哈哈一笑。
“給姜伯約賜座。”曹操拂手令道。
左右忙在近前,給姜維設下一座,眾臣們都看出來,大魏之王對這位小小縣令,存有器重之心。
姜維以一縣令身份,能夠這麼受天子禮遇,實屬意外,但這位年輕的縣令,卻並無受寵若驚之勢,只是拱手拜謝,從容的移近曹操階前坐下。
姜維這份從容氣質,更加令曹操刮目相看,越看越是喜歡。
飲下一杯酒,曹操便又問道:“眼下孤已撤退入了涼州,用不了多久,廖賊的大軍很快就會追至,孤倒是想聽聽,你對禦敵有何見解。”
姜維沉吟了片刻,緩緩道:“臣以為涼州地遠,道路不暢,廖賊若是率數十萬大軍前來,勢必要運用比原先多出一倍的丁夫車馬,為其龐大的大軍供給糧草。”
手指東面一指,姜維繼續道:“而廖賊眼下的糧草供給,無非是兩條,最主要一條就是中原,他的糧草先得由關東諸州運集於洛陽,再由洛陽出發,弘過弘農進入關中,再經過關中穿越隴山,運往隴西,然後再由隴西向北才能運至涼州,這一條糧道何止幾千裡!”
輕吸一口氣,姜維冷笑道:“這麼長的糧道,要供給近二十萬大軍所需,這將是何其沉重的負擔,廖賊若以傾國之力來供給這條糧道,也許還勉強能夠支撐,但眼下他還要抵禦東面孫權和鮮卑人的進攻,就算是以蜀國的國力,恐怕承受不住這等兩面的負擔。”
曹操聽著不斷點頭,眉宇之中那種欣賞之意更濃了幾分。
接著,姜維又向南面一指,“既然廖賊東面這條主要糧道負擔沉重,就只有用南面益州這條次要糧道來分擔,然益州雖乃天府之國,但畢竟只有一州之地,產糧有限,卻又有蜀道之險,蜀中糧草就算能運至涼州,那也是杯水車薪,於大局無補。”
聽罷姜維這番分析,曹操灰暗的表情,竟是重新浮現幾分振奮,點著頭道:“你對廖賊糧草的分析甚是有理,你想以此來說明什麼,不妨直言。”
姜維便清了清嗓子,用肯定的語氣道:“綜臣方才所述,臣認為以劉備眼下的國力,已不足以供給廖化二十萬大軍前來涼州,且江東方面形勢吃緊,廖賊也必須要分出更多的兵馬前去救援,所以臣有理由相信,廖賊就算要追擊我軍,最多也只有四萬步騎。”
四萬步騎!
這個數字讓魏國眾臣們眼前皆是一亮,無不精神稍稍振奮,彷彿於黑暗之中,又看到了一絲曙光。
眼下他們魏軍兵馬雖只有九千餘眾,但若是東拼西湊的話,勉強還能從涼州再湊出幾分兵馬,湊個一萬三四千左右。
這樣的兵力數量,對付二十萬蜀軍,當然是以卵擊石,連塞牙縫都不夠,但若只是對付四萬蜀軍的話,倒是勉強還能一戰。
“文若,奉孝,你們怎麼看?”曹操的目光,看向了兩位謀士。
荀彧捋著長鬚,點頭道:“這姜伯約所言甚是在理,臣以為廖賊多半也只能率四萬多兵馬前來追擊了。”
“不錯,臣也認為姜伯約所言有理,四萬步騎應該已是廖賊所能支撐的極限了。”郭嘉也頻頻點頭道。
兩大謀士這麼一附合,曹操徹底就放下心來了,緊凝的眉頭漸漸鬆開,佈滿了皺紋的臉上,竟是難得的流露出了幾分笑顏。
這也難怪,曹操能不笑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