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為了儲存顏面,曹操不肯去向孫權發出求救,但到了這個地步,顏面什麼已不重要,保住大魏江山社稷,方才是重中之重。
大堂中,眾手下們都默然不語,到了這個份上,已沒有人再反對。
曹操沉默了下來,拳頭緊握,深陷的眶眼中,流轉著不甘的怒火,顯然心理在經歷著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
心潮糾結了許久,曹操深深的嘆了口氣,拂手道:“罷了,傳令下去,全軍即刻棄卻潼關,向長安退卻吧,孤再修親筆書信一封,再派毛遂往建業,去向那孫仲謀求救吧。”
當天,駐紮於潼關五萬多魏軍士卒,棄卻了堅守已久的潼關城,一路匆匆忙忙的向著長安城方向退卻而去。
魏軍大軍一走,關城內外的細作,便將訊息傳往了關外的蜀軍。
甘寧蔡冒等大將們,在得到了廖化的授權之後,當即盡起大軍,對潼關城發動了進攻,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這座關中門戶重鎮。
潼關一破,大蜀將士也不用再北渡黃河,可以直接走潼關大道進入關中,糧草也可可暢通無阻的一路由中原,經過潼關運往關中前線。
而蒲坂津一線,廖化在擊破了于禁的鐵騎軍團之後,為防塞北的鮮卑人對幷州一線趁機發動進攻,當即命太史慈和甘寧兩員大將,率一萬步騎大軍,星夜兼程趕回晉陽增防。
廖化本人,則以荊辛和王成為將,率一萬大軍繼續北上,攻破臨晉等馮翊郡東面諸城,再南渡洛水,幾天後與進至華陰一線的蜀軍主力會合。
至此,蜀軍二十萬步騎大軍,正式越過了潼關天險,進入到了關中平原地帶。
廖化大軍攻入潼關之後,繼續沿著向西的大道,浩浩蕩蕩的向長安進發。
因是曹操已決心集中主力,固守都城長安,故長安以東的大部分城池,都被曹操棄守。
廖化遂是一路暢通無阻,連破鄭縣、新豐、霸陵等諸城,二十萬大軍不日進抵了長安以東。
經歷了數月之久的拉鋸之戰,時年冬末,廖化終於看到了巍巍長安城。
這座漢朝的西京所在,這座經歷了戰火多次洗禮的古都,終於又一次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是繼續成為魏國的都城,還是變成大蜀的一座陪都,就將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決定。
廖化進抵長安城外後,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即刻對長安城發動進攻,而是對長安一帶的敵軍,進行了詳細的偵察。
根據情報,曹操已命自己的長子曹昂為監國,以統帥的身份率三萬魏國步軍精銳駐紮於長安城,以大魏王夏侯惇、老將曹彰,宗族小將曹真為副將,固守長安城。
而為了確保長安城不被二十萬蜀軍圍死,變成一座孤城,曹操本人又會合于禁等敗軍,率三萬多步騎精銳,於長安城西北一帶的渭橋一線設下大營,與長安城形成犄角之勢。
廖化深知長安城之堅固,非集中大蜀所有的紅衣大炮等重型攻城武器,方才有希望攻破。
且前番蒲坂津一役,曹操只損失了不過一萬鐵騎,至於更早的弘農一役,損兵的五萬鐵騎也都是羌人部隊,曹操自己僅損失了七千蜀藉步軍而已。
喜歡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