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空無一人的城前,眨眼間的功夫,就被茫茫的兵流填滿,瞧見這場面,一千多的曹軍士卒,立刻就看傻了。
“怎麼會突然間冒出這麼多的蜀軍,敵人的主力,不是盡在東門一線嗎?”
史渙臉色大變,猛然省悟,他的魏王是中了廖化的計策,東門的狂轟爛炸,大軍集結,只不過是廖化聲東擊西的偽裝而已,廖化真正的進攻方向,竟是他所把守的西門。
城前蜀軍數量近有一萬五千之眾,而他手下兵力已被調往了東門,只餘下一千兵馬,拿什麼來抵擋十五倍之兵的進攻!
“速去報知魏王,我們中了廖賊聲東擊西之計,速去!”
省悟過來的史渙,驚恐的大吼道。
晚了。
就在史渙的號令,剛剛傳下,傳令兵還來不及下城時,蜀軍已開始行動。
嗚嗚嗚!!
嘹亮肅殺的號角聲,刺破了黎明的沉寂。
城前百步處,蜀軍軍陣如有浪開,一輛輛高有數丈的龐然大物,緩緩的被推入了陣前。
史渙的臉色刷得煞白,只覺腳底板升起一股寒意,瞬間襲遍全身。
蜀軍動用了對樓。
這種經過魯越改良後的攻城利器,高度和體積,都比現有的版本大增,高度幾乎能與許都城牆齊平,最下層計程車卒負責推車前進,中間一層則布有弓弩手,藉著樓壁的掩護,可近距離向城頭髮射弓弩,壓制城頭的火力,最上層,則可裝載近五十名士卒,是登城攻擊的主力。
只要對樓與城牆貼近,頂層的陷城死士,就能放下踏板,直接從對樓的頂部,輕鬆的踏上城牆。
對樓出動,許都高厚的城牆,就等於失去了意義。
這對樓雖然攻擊力強大,但因太過巨大,卻是製造不易,更不易運輸,每每只能在臨戰之前,才能就地取材來製造,攻完一城便再無用處。
廖化圍而不攻這幾日,命魯越監製,調集了附近諸郡的工匠,日夜趕造了四十餘輛,正是為了今日之戰所用。
對樓一出,史渙瞬間駭變,他知要抵擋對樓,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還有火箭這種遠端火器,搶在對樓接城前,將之燒燬。
只是眼他只有一千餘兵馬,兵力遠遠不夠,事先也沒有準備火箭等武器,焉能擋得住。
“小的們,還等什麼,給老子殺進城去,殺光曹軍這班豬玀!!”
策馬陣前的甘寧,已是殺豬大刀一揮,狂吼著發出號令。
鼓聲震天而起,前陣的四千填壕士出動,高舉著大盾牌快速推進在前,掩護著後面一輛輛用來填住護城壕的蛤蟆車。
再往後,則是李廣指揮的三千箭營的射手,是廖化專門為甘寧配備,以壓制城頭敵軍的箭矢攻擊。
史渙沒有驚駭的時間,只能下令弓弩手放箭,以阻擋蜀軍逼近。
零零星星的箭矢,從城頭襲下,輕鬆的被蜀軍大盾擋開,幾乎沒有造成多少傷亡,不到三百名的弓弩手,形同虛設一般,根本構不成任何的威脅。
很快,三千支利箭就騰空而起,箭營的射手們,即刻用十倍的箭雨回敬,伴隨著一陣慘叫聲,城頭敵軍立時被壓制到連頭都抬不起來。
蜀軍在付出了不足百人的死傷,填壕隊順利的推進至護城壕前,將一輛輛的蛤蟆車推入壕內,寬達兩丈的護城壕前,很快就被填出了數十條土路。
通往城牆的道路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