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館西側的窗戶大開著,風傳堂而過,從對側的大門中衝出,帶走了館內的濁氣,也中和了溫度,讓館內有了些許溫暖的味道。
秋季是個很奇怪的季節,在供熱期初期,明明冷風在外面刮,可訓練館這樣結構的建築總是比室外更讓人感到冰冷。
那種冷與戶外那種簡單粗暴的冷不同,它總是在人不經意間,時時刻刻地從人的毛孔中滲透進去,初時不覺得什麼,可當人們意識到冷的時候,才發現即便全身貼在暖氣上都緩不過來了。
隊員們這個季節更喜歡在室外訓練,沒有夏天毒辣的太陽,也沒有冬日凜冽的寒風,太陽高的想要再也不回來,卻提供了恰到好處的溫度。
張偉光卻喜歡除了跑步之外的訓練全都安排在室內,因為隊員們知道冷,就不得不主動動起來。
熱身也需要花更久的時間去做。
他一手帶出來的小助教自然也將這種習慣延續了下來,他並不知道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他的腦容量讓他只知道照做就好。
館內只剩下拳擊隊的小隊員們孤零零地戳在那裡,剛剛做完體側的他們全都大汗淋漓,可是他們卻不敢讓自己的身體停下來。
怕冷。
尤其是在省隊教練的面前,他們更想表現得比平時積極一點。
不管他們腦海裡對省隊的訓練環境有什麼樣的憧憬,但至少在底線上,肯定是要比這裡強得多的。
即便平時訓練不認真,在決定人生命運的時刻也知道臨時抱抱佛腳。
剛剛體側的時候,隊員們全都將壓箱底的實力翻了出來,在基本的專案上全都比平時訓練的成績提高了不少。
到了反應測試的環節,也能明顯看得出來隊員們比平時更加專注,即便反應這件事不是注意力集中就能提高的東西,卻總歸是沒產生任何失誤。
全峰在心中感慨,既然內心裡其實是在乎的,為什麼不能平時更努力一些呢。
果然日復一日地重複做同一件事要比一時間奮起努力難得多,而決定最終結果的則正是那些平時讓人厭煩的日常訓練帶來的積累。
隊員們的賣力表現並沒有為他們獲得省隊兩個教練更多的青睞,他們兩個自始至終沉著一張臉,像這樣平庸的角色他們也同樣在日復一日地接觸著。
要讓他們在一時間奮起精神,還需要一些驚喜才行。
全峰也沒有給他們帶來驚喜,雖然知道他只有八歲的時候引得他們稍稍側目了一下,可隨後全峰的表現卻讓他們疑惑。
全峰各個方面的指標都有些平庸,跟他那副遠超過同齡人的強壯身體應該表現出來的水準完全不匹配。
就連阿來也湊過來嘲笑他:“怎麼的小峰,拉屎拉脫力了,別人都比平時強,你怎麼關鍵時刻跟別人反著來呢?”
全峰沒接話,他內心充滿了惶恐,卻不是為這個訓練。